不過對象僅限于文雅人士。
不是誹謗啊,主要老朱家的血統(tǒng),有那么億點點迥于常人。不信翻翻史書,仔細看看明朝12帝的生平,就會得出十分重要的結(jié)論。文雅什么的,在老朱家里并不存在。
唯一文雅的,就建文帝,嗯,典型被儒生忽悠瘸了的典范。好好的皇帝不當,非要作,結(jié)果好了吧,被后面的大明立為典型,勸誡后人千萬不要學他。
當然朱佑棱的爺爺,大明戰(zhàn)神朱祁鎮(zhèn)同樣是典型。他帶來的后遺癥太大,至于往后的皇帝再有御駕親征的念頭,文官武將們立馬瘋狂阻止,大有再來一次,絕對斷送大明江山的架勢。
龍椅后,被萬貞兒抱著坐在小板凳上的朱佑棱,突然覺得鼻子癢癢的,忍不住打起噴嚏來。
“阿嚏!”
滿朝文武:“。。。。。。”
——從來沒有哪位皇帝上朝,還拖家?guī)Э诘模?/p>
“咦!呀!罵!打!”
一定有妖人在背后誹謗孤!
“鶴歸小點聲,別打擾父皇?!比f貞兒安撫朱佑棱,等朱佑棱‘安分’聽話沒有再鬧出動靜后,又繼續(xù)聆聽。
這時朱見深顯然氣急,居然冷笑出聲。
“申飭?觀其后效?”
“白愛卿,朕的兵部尚書。董山拿著大明的俸祿,奉大明為主,卻干著劫掠邊堡、暗通韃靼的事情。這是什么?這是公然叛逆!”
“你告訴朕,還如何觀其后效?難道要等他與韃靼合兵一處,兵臨山海關下,朕才能動手!”
董山作為大明建州女真首領,是有官職的。并且還是世襲,襲自他爹猛哥帖木兒,乃建州左衛(wèi)右都督。
朱見深說董山拿著大明的俸祿,卻暗通韃靼,的確算是叛逆。
也算年輕氣盛吧。朱見深十七歲登基,如今快二十歲了。還是當初那初登基意氣風發(fā)的少年郎。
只見他目光銳利地掃過群臣,尤其那幾位主張“懷柔”的文官,重點關注,銳利目光在他們臉上停留片刻。
“朕看你們是太平日子過久了,忘了刀兵為何物!對這等反復無常,背信棄義之輩,唯有以雷霆手段,徹底鏟除,方能震懾塞外諸夷,保我大明邊境安寧!”
“陛下圣明。”
這時,一位身著麒麟補服的武將出列,聲如洪鐘。
“末將愿領兵出征,定將那董山首級獻于陛下駕前!”
前面沒幾天,左都御史李秉奉命東征,征伐屢擾邊關的韃靼等外寇。當時,將幾大蒙古部落,以及瓦刺殘余的勢力,都計算在了里面。卻唯獨沒計算到建州女真。
可以很負責任的講,在這之前,建州女真表現(xiàn)得挺安分,就是偶爾和大明附屬國朝鮮時有摩擦。
也就沒有想到,下一任建州左衛(wèi)右都督的董山,居然暗中和韃靼勾勾搭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