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既然任小平此時說了出來,就必然是會讓他知道的。
任小平一直在關(guān)注了陳宮,見陳宮的目光這么快就再次投向了他,也不由得感慨不愧是陳宮。
任小平也沒有任何拖沓,當(dāng)即道:“如今姐夫的處境我想公臺先生比我更清楚,可以說危若累卵也不為過……”
“你的意思是把拼音這事推到呂布頭上?”陳宮洞悉了任小平的想法,但卻搖頭否定道:“呂布是何人天下皆知,你這想法行不通的?!?/p>
世人都知呂布無智,就是一個莽夫,突然就推出一個可能改變數(shù)百年來的學(xué)習(xí)之法的拼音,任誰都不會信的。
果然,還是太天真了。
陳宮看著任小平,心里卻想著,以后得把任小平親自帶在身邊教導(dǎo),以任小平的資質(zhì),不出幾年,必有一番成就。
誰知,任小平此時卻哂然一笑:“這事啊,世人怎么看的不重要,只要世人知道拼音是從姐夫這邊流傳出來的就行?!?/p>
嗯?
陳宮疑惑的看了任小平一眼,但這次并沒有開口反駁,反而是開始皺眉沉思了起來。
等了一會兒,陳宮似乎是理順了關(guān)竅,看著任小平,聲音中都帶著一絲不可思議。
“沒有想到你是這個打算,不過也對,即使世人都知道不是奉先所作的又如何,關(guān)鍵是拼音是從奉先這里出來的,那么世人,尤其是儒家看奉先的目光就必然會不同?!?/p>
名聲這東西雖然看不著也摸不著,但是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卻不言而喻。
呂布就因為背負著不好的名聲,不管走到哪兒都不待見,最后落得個白門樓被俘,然后身首異處的下場。
與之相對的就是劉備,他也是投奔了不知道多少個諸侯,但是不管到哪兒,別人都把劉備當(dāng)做上賓進行禮遇的。
(請)
入陳宮的眼
例子很多,比如去曹操處,看看曹操怎么對待劉備的,后面又去袁紹處,又看看袁紹怎么對待劉備的,最后去了荊州,又看看劉表怎么對待劉備的。
可以說,不管劉備走到哪兒,只要一刷他這張臉,所有的諸侯都是以禮相待的。
而這樣的情況,換做呂布試試?
怕不是天天晚上都睡不著,生怕呂布闖進來然后方天畫戟一揮……
所以,任小平在發(fā)現(xiàn)有辦法可以引導(dǎo)呂布以后,第一想法就是先把呂布的名聲給扳回來。
雖然有難度,但是作為后世而來之人,擁有者先知先覺,此時心中其實已經(jīng)有了一些想法了。
甚至在任小平看來,為呂布扳回名聲,甚至比找一個地盤都更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