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征到皇帝正式接手指揮權(quán)前,大軍一直在輸,包括朱勇、吳克忠、井源和薛綬等久戰(zhàn)成名的勛貴將軍,朱勇和宋瑛等人更是直接戰(zhàn)死。
這讓皇帝懷疑起大明武將的能力,對一直否定他的英國公的不滿更是達到最高點。
同樣對英國公不滿的還有王振。
避過人,王振低聲對皇帝道:“英國公自然是英雄,只是英雄已老,做事太過保守。全軍上下倒是敬佩他,各將領(lǐng)將他視為全軍第一,自出征以來,百官多聽他的意見,與陛下作對,可贏過哪一場?”
小皇帝忘了,英國公雖然一直在提建議,但實際指揮權(quán)卻在王振,大軍沒有哪一次真的聽從過英國公的建議。
此時,他大腦中全是英國公一而再,再而三的忿怒表達。
王振就不一樣了,他指揮大軍都是悄悄的做,或是通過旁敲側(cè)擊,讓皇帝順著自己的思路親自下令。
他不吵不鬧,安靜做事,輸了只當(dāng)沒這回事,贏了就奉承皇帝。
皇帝此時回想,腦子里全是英國公、曹鼐等人嘰嘰喳喳的聲音,還有每日呈報上來輸?shù)舻膽?zhàn)報,以及這段時間的狼狽。
這種狼狽讓他羞恥心卷起,讓他不愿意回想,眼中只有這兩日來的連勝。
兩日四場戰(zhàn)爭,他親自指揮,都贏了!
到底是瓦剌軍太強,他們真的不敵,還是他們太無能,指揮失利,卻把罪過推到朕的頭上來?
皇帝臉色變換不定,氣惱從心底升起。
他再一次拒絕采納英國公的建議。
當(dāng)夜,烏云密布,斥候驚慌失措的沖進來稟報:“東面發(fā)現(xiàn)瓦剌大軍,約有兩萬馀人”
“報——北面發(fā)現(xiàn)瓦剌軍,約有萬馀人”
“報——西面和南面皆發(fā)現(xiàn)瓦剌軍,陛下,我,我們被包圍了!”
皇帝猛地站起,不可置信:“怎會,吳克忠兄弟呢?他們不是在北面阻擊敵軍嗎?還有楊洪,這么多敵軍越過宣府,他是怎么阻擋的?西面井源呢,他守著鷂兒嶺,怎么會讓敵軍過來?”
英國公急忙問道:“西面和南面各有多少敵軍?”
斥候:“夜色太暗,看不清楚,但約莫有萬馀人?!?/p>
英國公略一思索便道:“我們往北太多,瓦剌軍可以避開井源,從鷂兒嶺后面繞過,還有,井源已經(jīng)兩日沒有消息傳來,不知”
眾人心中一沉。
至于吳克忠兄弟倆,英國公沒有問,心里明白,北面讓這么多瓦剌軍圍過來,他們只怕兇多吉少了。
讓他在意的是南面,英國公目光一沉:“楊俊既然奉命到懷來城北支持,怎么會讓一支瓦剌軍繞到我們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