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各位王爺基本不參政,但他們還是很能說得上的話的,且有建文帝的前車之鑒,從永樂帝開始,雖然偶有敲打之舉,卻不敢做得太過。
潘筠又不是讓皇帝削藩。
但是,宗室的花銷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潘筠讓陳循報數據。
陳循道:“以山西為例,慶成王子女九十四人,孫輩一百六十三人,他們皆有宗祿,每年婚喪嫁娶,朝廷也要有恩賞,所出皆從封地抽。這還是直系親屬,前面還有兩代呢,他們也都依靠宗祿而活,只去年一年,晉恭王這一支的宗祿就占了汾陽四成的賦稅,再傳兩代,子又生子,子又生孫,只怕汾陽一地的賦稅不僅不夠支出,還要從國庫這里騰挪。”
而慶成王只是晉恭王的第三代而已,他現在已經開始有曾孫了,他只要想到他有一百六十三個孫子,等他們都成婚,那曾孫
不算不知道,一算,陳循便眼前一黑。
他之前怎么從未想過?
他驚慌的去看潘筠。
潘筠沉靜地道:“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嗯,怕是用不了兩代,汾陽一地的賦稅就支撐不住,不得不從國庫支取錢糧供養(yǎng)宗親了。而慶成王不會是孤例??吹贸鰜?,大家的夜生活很單一啊?!?/p>
皇帝:
汪皇后:
陳循目光都忍不住一飄,倒是于謙一臉正直,道:“這的確出乎意料,但又不能阻止生育,宗祿也不能不給。”
朱元璋當年為了防止宗室作亂,插手政治,影響嫡系的統(tǒng)治,做了很嚴密的防范。
他不許宗室子弟參加科舉,不許他們從商,也不許他們隨意離開封地。
無召不得離開封地,這是一個魔咒,這意味著宗室子弟一生都只能圈在一個地方種地。
哦,這是三代之后的旁系,直系宗室還是很有錢的,且能享受不少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