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左宗堂:晚晴最后一塊硬骨頭
看到這些評論,秦始皇微微的一笑。
他想起了當(dāng)年自己,那時候去封禪上去的時候何嘗不是威風(fēng)凜凜,下來的時候腿差一點不是自己的了。
其他幾位封禪的皇帝,對于爬泰山,也深有感觸,
不過看到天幕上,有人讓別的學(xué)校因地制宜搞這樣的軍訓(xùn),他們也呵呵直笑。
畢竟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明朝。
朱元璋看著天幕上的學(xué)子們爬泰山,他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這種表情不是針對學(xué)子,而是針對泰山。
自宋真帝封禪以后,就再沒有哪個皇帝去泰山封禪。
不是他們不想向天炫耀自己的功績,而是不想被人當(dāng)成宋真宗那種人。
自己打了勝仗,居然還簽訂“澶淵之盟”,給敵人歲幣,他丟不起這樣的人。
同時,各個朝代正在爬泰山的讀書人,也對天幕上說的‘上去威風(fēng)凜凜,下來抖抖嗖嗖’表示認(rèn)同。
有的更是寫下名句,讓后人背誦。
【歷史中的一粒飛塵,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1875年清朝,李鴻章說:新疆是不毛之地,不要就不要了!
左宗棠大怒:166萬平方公里,你可真大方!
慈禧雙手一攤表示國庫沒錢支持,
左宗堂一拍大腿:“沒錢,我就是自己借錢也要收回新疆?!薄?/p>
視頻畫面中是一個老人的雕像,他手握一卷書,豎立在高臺上。
雕像下面是無數(shù)的人,在拍照。
隨后又出現(xiàn)了一張地圖,上面標(biāo)注著左宗棠的收復(fù)路線。
陸風(fēng)看到這個視頻,很是感嘆,如果沒有左宗棠,現(xiàn)在的新疆只怕不是我們的了。
左公千古。
各朝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雕像都是好奇,這雕像是誰。
在古代,像天幕上的這種雕像并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除非做出對這個國家大貢獻(xiàn),才會被朝廷下旨雕刻,方便被后人敬仰。
當(dāng)他們看到天幕上的文字的時候,他們才明白,為什么他的雕像被豎立在這里。
166萬平方公里??!這得是多大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