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各朝也要辦一個“幼兒園”
宋朝。
儒生們看著天幕上的三歲幼童都開始上學,并不是很驚訝。
這些對他們有些人來說,很是正常。
不過看著上面吵鬧的環(huán)境,他們還是微微有點不滿意的。
學校,學的是圣人之學,怎么能夠如此吵鬧?
如果他們這個年紀如此吵鬧,只怕早就被先生打板子了吧!
就算不打板子,被家里一頓說是少不了的。
至于被家里寵著,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的家人,更加喜歡對他們愛的教育,竹條不夠,皮帶來湊。
大明。
朱元璋看著天幕上的幼兒園好奇了起來,他是農(nóng)民出身,小的時候,吃的都沒有,更不要說上學。
他小的時候,最羨慕的就是這些學子,可以無憂無慮,不為自己的吃喝發(fā)愁。
他現(xiàn)在所有的學問,都是后來學的。
雖然相比那些儒家名人,很是不如,不過他也相當知足。
至少很多東西,他知道如何解決。
至于你說什么高深理論,呵呵,朱元璋表示并不帶你玩。
上次的視頻,雖然也是學院,不過他那時候考慮更多的是天幕上用的武器,和如果有人擁兵自重該怎么辦。
作為開國之君,雖然他并不害怕,他的為自己子孫考慮,想的最多的也是解決辦法。
這次看到三歲的幼童上學,他才想起教育。
也想起明末時候出現(xiàn)各種奇葩,他也覺得是得好好教育下他的子孫了。
想到這里,朱元璋叫來朱標,他想讓他的‘標兒’也成立一個這樣的幼兒園。
把自己的的孫子朱雄英,還有老四家的朱高熾,以及其他潘王的子孫一起放進去。
到時候請最好的老師,天天好好教育,月月考試,考不好就來一頓竹板炒肉,不行就給他們父母也來一頓。
朱元璋倒要看看,如果這樣,還有哪個子孫在他的眼皮底下,不好好學好。
也看看哪個不肖子孫,還要做將軍,當?shù)篱L,曠工,當木匠!
如果還有,看他朱元璋不打死這些敗家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