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看到天幕上的文字差點氣死。
整個新疆,是他們經(jīng)過70年的謀劃才‘打下來的’。
沒想到竟然被后視,說不要就不要了,這是完全把他們所有的付出都當成笑話。
還有讓他們想不明白的,是那個叫慈禧的女人是誰?竟然也能參加這種軍國大事。
而且有人不愿意放棄他們開辟的領土的時候,竟然不給軍費。
不給軍費打個錘子?
只怕沒有哪個將軍也沒有那個本事,在沒有軍費的情況下,還能打下勝仗。
沒想到這個叫左宗棠的臣子,甚是硬氣。
在沒有軍費的情況下,就能夠收復被別人侵占的新疆。
這樣的臣子,才不愧是他們大清的好‘奴才’。
清末。
左宗棠一邊看著天幕,一邊在荒蕪的戈壁灘行軍,
后面跟隨著他的親軍,抬著他的棺材。
這一次收復新疆,他抱著必死的決心。
他清楚明白大清現(xiàn)在的情勢,面對著外國的壓力,收復新疆很大可能面對著各種風險。
可是他還是來了,抱著必死的決心。
新疆不只是邊疆,更是華夏自古以來的領土。
如果真的失去新疆,那么整個大清的防線,只能像大宋一樣,面對外國的進攻,將沒有了反抗的余地。
而且現(xiàn)在的大清,還面對著海外國家的入侵,如果不能及時打消他們的念頭,只怕大清會亡。
所以這次哪怕死,他也要收復新疆,讓邊境安穩(wěn)。
至于天幕上透露的收復路線,雖然和他的一樣,只是沒有那么精細,就算那些心圖不軌的看到了也沒什么。
戰(zhàn)爭從來打的不只是信息,還有實力、決心。
更何況,如果對方真的當上面的信息為真的時候,他改變策略,就是新的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