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然后便是壓抑不住的激動議論!
“天佑大秦!天佑大秦??!”
“若得此細鹽,百姓之福,國家之幸!”
“顧丞真乃神人也!”
這一次的贊嘆,遠比剛才對于紙張的稱贊要更加熱烈和由衷!因為鹽,是真正關系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東西!
嬴政強壓下心中的激動,將方子傳給李斯、馮劫等人傳閱,沉聲道:“眾卿都已聽到!此制鹽之法,于國于民,關系重大!必須嚴格保密,盡快推行!”
接下來的時間,早朝徹底變成了“細鹽項目立項研討會”。君臣眾人圍繞著如何選址建坊(靠近鹽源)、如何調(diào)配工匠、如何保密工藝、如何管理產(chǎn)出、如何定價銷售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顧念一作為技術提供者,自然也參與其中,解答關于工藝細節(jié)的疑問。
原本莊嚴肅穆的朝堂,此刻充滿了務實和激動的氣氛。
當散朝的鐘聲最終響起時,許多大臣還意猶未盡,三三兩兩地討論著細鹽的未來。顧念一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她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雪白的細鹽如同雪花般從新建的鹽坊中產(chǎn)出,看到了百姓餐桌上更加美味的食物,也看到了自己積分賬戶上可能又一次的增長。
而嬴政,回到書房后,第一件事就是吩咐人取來一些現(xiàn)有的粗鹽。他對照著顧念一獻上的方子,想象著它們變成潔白細膩模樣的情景,嘴角終于忍不住露出了暢快的笑容。
心中激蕩良久,嬴政才緩緩壓下那因“細鹽”而澎湃的心潮。作為帝王,他深知越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越需要雷厲風行地推進,將藍圖化為現(xiàn)實。感慨與期待之余,他立刻恢復了那個冷靜果決的統(tǒng)治者本色。
“趙高。”他沉聲喚道。
“臣在。”趙高應聲上前。
“傳朕旨意。”嬴政目光銳利,語速快而清晰,“著即于河東郡安邑鹽池(當時重要鹽產(chǎn)地)、齊地瑯琊(海鹽產(chǎn)地)兩處,選址興建‘官鹽精制坊’!由少府會同治粟內(nèi)史、將作少府,即刻抽調(diào)精通工匠,按顧丞所獻之法,籌建工坊,務必盡快試制出成品細鹽!”
“坊內(nèi)設鹽監(jiān),由少府直轄,嚴控工藝流程,凡泄密者,以叛國論處!”
“制成之細鹽,由治粟內(nèi)史擬定章程,逐步推向市面,其價需平抑,務使利歸朝廷而惠及百姓!”
“一應籌建費用、人員調(diào)配,各署衙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誤!”
他一口氣將朝堂上商議的核心決策化為具體的詔令,條理分明,權責清晰。趙高屏息凝神,飛速記憶,不敢遺漏一字。
“唯!臣即刻擬詔,發(fā)往相關府署!”趙高躬身領命,快步退下安排。
處理完這樁大事,嬴政才覺得稍稍松了口氣。他踱步到窗邊,看著窗外咸陽宮的巍峨景象,心中規(guī)劃的宏圖愈發(fā)清晰:紙張革新文教,新糧夯實根基,精鐵強兵利農(nóng),細鹽富國惠民……這一切,都圍繞著那個來自未來的小女子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