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同時,呂雉對身邊宣撫司屬吏使了個眼色。
幾名屬吏迅速而無聲地接近那幾個鬧事者。
并非粗暴擒拿,而是看似“勸慰”實則強硬地將他們與周圍人群隔開,控制住了局面,避免了騷亂擴大。
而站在臺側的蒙恬,更是冷哼一聲,聲如洪鐘:
“跳梁小丑,也敢在陛下面前狂吠?!爾等可知,正是爾等口中‘奇技淫巧’所造之馬蹄鐵、強弓硬弩,助我大秦銳士在南海大破叛軍,揚我國威?!”
“正是這‘偽學’所倡之新農(nóng)具、高產(chǎn)糧種,活關中、蜀中無數(shù)饑民?!強國利民之術,在爾等眼中竟是罪過?!簡直荒謬!”
他這番話,結合剛剛傳來的南海捷報,擲地有聲,充滿了說服力。
不少原本對新技術、新學院心存疑慮的人,此刻也紛紛點頭。
顧念一也反應過來,立刻跳出來補刀。
她可不怕得罪人,指著那幾個被控制住的儒生,聲音清脆卻帶著嘲諷:
“幾位老先生,你們口口聲聲文脈,可知文脈傳承靠的是什么?是竹簡刀筆,還是這紙與活字印刷?”
“你們說奇技淫巧無用,可知沒有更好的農(nóng)具,多少百姓要餓肚子?沒有更強的軍械,多少將士要血灑疆場?”
你們躲在書齋里空談仁義的時候,我們正在用實實在在的東西讓百姓吃得飽、讓大秦更強大!”
“這,才是真正的‘道’!才是真正該傳承的‘文脈’!”
她這番話,結合眼前實實在在的學院、沙盤、乃至剛剛轟鳴的“禮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那幾個儒生被堵得面色漲紅,還想反駁,卻被宣撫司的人迅速且“禮貌”的“請”出了會場。
這場鬧劇,從爆發(fā)到平息,不過短短片刻。
嬴政甚至沒有親自開口,就被蕭何、呂雉、蒙恬和顧念一聯(lián)手化解。
不僅沒有破壞典禮,反而更襯托出大秦新生力量的沉穩(wěn)干練與新事物的強大生命力。
以及…反對者的迂腐與不合時宜。
嬴政看到蕭何的鎮(zhèn)定、呂雉的機敏以及顧念一那番雖顯稚嫩卻直指核心的駁斥,心下滿意。
他聽著顧念一內(nèi)心還在憤憤不平地吐槽【差點被這幾個老家伙壞了我的好事!還好我反應快!】。
不由得感到一陣無奈。
經(jīng)過這個小插曲,典禮的氣氛非但沒有冷卻。
反而更加熱烈,一種同仇敵愾、擁護新政的情緒在無形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