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嬴政回到書房,但并未立刻開始批閱奏簡。他沉吟片刻,對侍立在旁的趙高吩咐道:“傳左丞相李斯、右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即刻前來議事?!?/p>
“唯?!壁w高領(lǐng)命,匆匆而去。
不多時,三位重臣相繼到來,行禮后恭敬站立。他們心中都有些猜測,陛下剛在朝堂上決斷了求賢之事,此刻召見,想必與此相關(guān)。
嬴政開門見山:“方才朝堂之上,顧丞所提廣納賢才之事,你三人以為,具體章程當如何擬定,方能既廣開賢路,又不失朝廷體統(tǒng)?”
李斯率先開口,他精于制度,立刻給出了框架性的建議:“陛下,臣以為,可仿效以往察舉之制,但擴大范圍。令各郡守、監(jiān)御史,每年需舉薦轄區(qū)內(nèi)通曉特定技藝(如農(nóng)、工、算、醫(yī))或吏治卓異者一至三名,附其事跡考核。同時,于咸陽設(shè)一臨時‘招賢館’,允許士子自薦,由丞相府、御史府派員共同考核,分科取士?!?/p>
王綰補充道:“李相所言甚是。然需設(shè)定標準,如年齡、品行,且需有當?shù)厝匣蛲壒倮糇鞅?,以防濫竽充數(shù)?!?/p>
馮劫則從監(jiān)察角度提出:“陛下,舉薦之人,若后續(xù)表現(xiàn)優(yōu)異,舉薦者受賞;若名不副實甚至觸犯律法,舉薦者亦需連坐,如此可保舉薦慎重。”
嬴政微微頷首,對三人的建議表示認可,這都在他預(yù)料之中。但他話鋒一轉(zhuǎn),提到了核心問題:“諸位愛卿思慮周全。此外,顧丞今日所提沛縣劉季、蕭何等人,朕觀顧丞以往所獻之物,皆非虛言,其眼光獨到,朕信其判斷。對此幾人,朕意,可直接下詔,征召入咸陽,量才授職。諸位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李斯、王綰、馮劫三人皆是一怔。陛下對那位顧丞的信任,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僅憑其一面之詞,就要直接征召幾個遠在千里之外、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吏?
李斯沉吟道:“陛下……是否稍顯倉促?或可先令泗水郡守詳加考察,再行定奪?”他本能地對這種超越常規(guī)程序的做法感到警惕。
王綰也道:“陛下求賢若渴,臣等感同身受。然直接征召,恐引人非議,以為陛下偏聽偏信?!?/p>
這時,御史大夫馮劫眼中光芒一閃,似乎想到了什么,開口道:“陛下,既然顧丞如此熟知這些人的情況,想必對其才能、性情有更深入的了解。何不請顧丞一同前來議事?讓其詳細說明,我等也可更準確地為其擬定合適職位,以免大材小用或用非所長。如此,既顯陛下重視,也令任命更為妥帖?!?/p>
嬴政聞言,覺得有理。他確實想聽聽顧念一還能說出些什么關(guān)于這些“未來名臣”的信息。于是點頭道:“馮卿所言甚是。趙高,即刻去請顧丞前來議事。”
“唯!”
-----轉(zhuǎn)吶轉(zhuǎn)吶轉(zhuǎn)-----
另一邊,顧念一剛走出宮門,正準備乘車前往上林苑看看試驗田的長勢,就被急匆匆趕來的趙高攔住了。
“顧丞!顧丞請留步!陛下召您即刻前往書房議事!”
顧念一一愣,議事?跟她?還是剛散朝不久?她心里嘀咕著“又出啥事了?不會是我剛才舉薦人才太猛,政哥要詳細盤問吧?”,嘴上卻連忙應(yīng)道:“有勞趙府令,我這就去?!?/p>
跟著趙高再次回到咸陽宮,踏入那間象征著帝國權(quán)力核心的書房,顧念一看到李斯、王綰、馮劫三位大佬都在,心里更打鼓了,連忙恭敬行禮。
馮劫見到她,倒是頗為和藹地打了個招呼:“顧丞來了,不必多禮。陛下與我等正在商議求賢及征召沛縣諸賢之事,因你熟知情況,故特請你來一同參詳。”
原來是為了這個!顧念一松了口氣,心思立刻活絡(luò)起來。既然都到這一步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能想到的都說了!她偷偷瞄了一眼嬴政,見對方面色平靜,眼神中帶著鼓勵,便壯著膽子開口道:“謝陛下,謝馮大人。既然如此,臣便知無不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