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念一話鋒一轉(zhuǎn),拋出了真正的難題,“學(xué)院教學(xué),需有統(tǒng)一教材,需有標(biāo)準(zhǔn)文字,需有高效啟蒙之法。如今篆書繁難,蒙童識字,經(jīng)年累月,效率低下,如何能快速培養(yǎng)出足夠的人才?”
她舉起了手中的《拼音啟蒙》冊子:“此乃臣所思之‘拼音’啟蒙法,以及與之配套的‘簡體字’方案?!?/p>
殿內(nèi)頓時響起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拼音者,乃標(biāo)注字音之符號,共數(shù)十字母,易學(xué)易記。蒙童只需學(xué)會此拼音,即便不識其字,亦可依音誦讀,大大降低識字門檻,加速啟蒙過程!”顧念一解釋道。
“而簡體字,則是在不違背文字六書原則之下,對部分過于繁雜之篆書進行合理簡化,使其更易于書寫、辨認(rèn),利于知識的快速記錄與傳播?!?/p>
她將幾本《拼音啟蒙》交由內(nèi)侍,分發(fā)給前排的重臣傳閱。
李斯看著那奇特的字母和旁邊標(biāo)注的簡化字體,眉頭緊鎖,他是小篆的整理和推行者,對文字有著超乎常人的執(zhí)著。
馮劫則是面露凝重,思考著其可行性。而宗正洪欒,只是瞥了一眼,臉上便已布滿寒霜。
“顧少府,”洪欒終于忍不住,率先發(fā)難,聲音帶著壓抑的怒氣:
“你此言此行,未免太過駭人聽聞!文字,乃圣人所創(chuàng),承載先王之道,維系天下綱常!豈能輕易改動,妄加簡化?此等奇技淫巧之物,竟欲取代正統(tǒng)篆書,簡直荒謬!若推行此物,豈不是要令天下學(xué)子數(shù)典忘祖,斷了文化之根脈?!”
他的話語,立刻引來了眾多守舊派和儒家出身官員的附和。
“洪宗正所言極是!文字乃國之重器,豈容兒戲!”
“篆書古樸厚重,方顯我大秦氣象,簡化之后,成何體統(tǒng)?”
“此拼音之法,聞所未聞,非我朝正統(tǒng),恐亂雅言!”
面對洶洶質(zhì)疑,顧念一早有心理準(zhǔn)備,她沉聲道:
“洪宗正,諸位大人,文字之用,在于傳承知識,溝通思想。若因其繁難而阻礙了知識傳播,使萬民難以教化,那才是真正背離了圣人造字之本意!簡化文字,并非拋棄傳統(tǒng),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快地掌握書寫閱讀之能,開啟民智,效力國家!這難道不是更大的‘仁政’嗎?”
“開啟民智?”洪欒冷笑一聲,步步緊逼,“顧少府可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愚鈍,方能安分守己!若人人皆能識字明理,妄議朝政,滋生事端,國將不國!你此舉,非是強國,實是禍國之源!”
這話可謂極其尖銳,直接將顧念一的提議上升到了動搖國本的高度。
顧念一心頭火起,這老頑固的思想簡直就是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她強壓怒意,反駁道:“洪宗正!陛下圣明,欲建萬世不朽之功業(yè),需要的不是愚昧順服的奴役,而是明理守法、精通技藝的臣民!”
“若依大人之言,固步自封,阻撓教化,我大秦如何能吸納天下英才?如何能保持強盛不衰?昔日商君變法,亦重賞罰,明法令,使民知所趨避。今日開啟民智,正是為了讓大秦律法更深植人心,讓新政舉措更暢通無阻!”
她轉(zhuǎn)向嬴政,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