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載體:除常規(guī)竹簡絹帛,可考慮使用密寫,或者利用商品標價、樂曲音律等作為密碼載體。
想到這里,她趕緊呼叫系統(tǒng):“系統(tǒng)!快!給我點基礎的密碼學知識!不用太復雜,適合古代那種!”
系統(tǒng)閃爍,一系列關于移位密碼、代替密碼,以及一些簡單密語編寫原則的信息涌入腦海。
顧念一如獲至寶,趕緊提煉總結,用這個時代能理解的語言記錄下來:
信息加密:可采用數(shù)字代號替代人名地名,或約定書籍,以頁碼行列定位文字…
然后是“情報分析與歸檔”。
【不能光收集不分析,那不成垃圾信息堆積站了。】
她撓了撓頭。
【得教他們如何從海量信息里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判斷真?zhèn)?,分析關聯(lián)性?!?/p>
她又寫下:信息分類:按地域、重要性、緊急程度、主題劃分。
建立檔案:重要人物、家族、地區(qū)需建立獨立檔案,持續(xù)補充。
分析要點:注意信息之間的矛盾之處,關注異常動向,串聯(lián)看似不相關的信息點。
她還特意加了一條“行為準則與紀律”,強調了保密的重要性,以及一旦暴露或被捕時的應對策略。
寫著寫著,她靈感迸發(fā),又補充了關于“輿論引導與反間”的初步想法:
或可主動釋放經(jīng)過設計的消息,引導民間輿論,擾亂對手判斷。
亦可嘗試對目標人物進行滲透、策反。
不知不覺,日頭已經(jīng)升得老高。
顧念一甩了甩有些發(fā)酸的手腕,看著面前厚厚一疊寫滿了字的紙,成就感油然而生。
【嘿嘿,雖然只是紙上談兵,但框架總算搭起來了!就算陳平自己也能想到這些,我這份至少能給他提供點新思路,或者節(jié)省他不少琢磨的時間吧?】
她美滋滋地想。
【我這算不算是大秦版的‘克格勃’或者‘軍情六處’初創(chuàng)顧問?】
她仔細地將寫好的方案整理好,用另一張空白的紙作為封面,寫上“宣撫司暗部運作淺見(內部研討稿)”幾個字。
看著這個標題,她滿意地點點頭:【嗯,低調,謙虛,只是‘淺見’,是‘研討稿’,充分尊重陳平的主導權!】
忙活完這一大通,她才感覺腦子有點發(fā)脹,肚子也開始咕咕叫。
用了些午食,又小憩了片刻,感覺精神恢復了不少,這才將那疊厚厚的“淺見”小心收好,起身出門。
走到半路,她忽然想起什么,腳步一頓。
【空著手去好像不太好吧?雖然說是‘商議’,但畢竟是我主動上門,還帶了這么一摞‘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