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念一明顯感覺到,衙署里告假的人多了起來,連蕭何偶爾也會低咳幾聲。
她自己也覺得喉嚨有些發(fā)干發(fā)癢,趕緊灌了幾大杯熱水,又讓張媼熬了姜湯,心里那點不安漸漸擴大。
【這鬼天氣,可別真鬧出大疫來……】
她暗自祈禱,但現(xiàn)實往往不遂人愿。
疫情如同蟄伏的野獸,在嚴寒的掩護下,驟然發(fā)難。
起初只是零星的報告,說是城西幾個里坊風寒患者增多。
但很快,消息如同野火般蔓延開來。
不僅城西,城東、城南、北郭,乃至宮中都開始出現(xiàn)大量病倒者。
癥狀大抵相似:
突發(fā)高熱,畏寒戰(zhàn)栗,頭痛身痛,咳嗽不止,嚴重者甚至呼吸急促,面色青紫。
太醫(yī)院的太醫(yī)們傾巢而出。
沿用《黃帝內(nèi)經(jīng)》等典籍古方,多以麻黃、桂枝、杏仁等藥材發(fā)散風寒,宣肺平喘。
然而,此次疫病來勢兇猛,古方見效緩慢,甚至對一些重癥患者全然無效。
死亡人數(shù)開始攀升,先是貧苦的閭左之民。
后來連一些家境尚可的商賈、乃至少數(shù)低級官吏和軍士也未能幸免。
恐慌如同無形的瘟疫,迅速在咸陽城中彌漫開來。
藥鋪門前排起長龍,藥材價格飛漲,人心惶惶。
往日喧囂的市集變得冷清,人們行色匆匆,以袖掩面,眼中充滿了恐懼和猜疑。
就在這混亂與不安中,一些陰暗的角落里,流言開始滋生、傳播。
“聽說了嗎?這是天譴!陛下行新政,用女子為官,攪亂陰陽,悖逆古制,故而上天降下災疫以示懲戒!”
有方士在私下里散布言論。
“沒錯!還有那什么學院,匯聚百家,不尊儒術(shù),惹得天怒人怨!”
“那些新奇的物事,什么土豆、玉米,怕也不是什么仙種,是引來災禍的妖物!”
這些流言裹挾著對未知疫病的恐懼和對新政的不滿,悄然擴散。
甚至開始動搖一些底層官吏和軍民的信念。
章臺宮內(nèi),氣氛凝重。
嬴政面色陰沉的看著案上堆積的、來自各處的疫情奏報和太醫(yī)院束手無策的請罪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