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往北三十里,有一處蘇軍臨時設立的野戰(zhàn)維修所,主要負責維護往來運輸車隊和少量駐防裝甲車輛。幾頂巨大的帆布帳篷支在雪地里,旁邊散亂地堆放著各種零件、油桶,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機油和柴油味。
這天下午,維修所里氣氛有些壓抑。一輛負責運輸補給的嘎斯-AA卡車癱在場地中央,幾個蘇軍機修兵圍著引擎蓋愁眉不展,嘴里不時蹦出幾句急促而懊惱的俄語。帶隊的一名蘇軍少尉,臉色鐵青,對著負責的士官大聲訓斥,顯然車輛故障影響到了重要的運輸任務。
恰在此時,林鋒帶著老張和兩名機靈些的“雪狼”隊員,推著一輛裝有繳獲零件和自制工具的爬犁,從維修所附近經過。他們是按照計劃,前來嘗試用之前“展示”過的土制工具,看能否交換一些蘇軍看不上、但對支隊極為有用的邊角料,比如廢棄的電纜皮、特定規(guī)格的螺絲、或者一些用剩的焊條。
看到維修所里的忙亂景象,林鋒停下腳步,仔細觀察了片刻。那輛嘎斯卡車引擎蓋下冒出的淡淡青煙,以及蘇軍機修兵反復嘗試啟動時那有氣無力的馬達聲,讓他心里有了幾分判斷。
“老張,你看像什么問題?”林鋒低聲問。
老張瞇著眼,抽了抽鼻子,又仔細聽了聽聲音,不太確定地說:“隊長,聽這動靜,不像大毛病。油路?或者是電路打火不行?”
林鋒點了點頭,和他判斷接近。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略顯破舊但干凈的棉軍裝,示意老張他們在原地等候,自己則邁步向那群焦頭爛額的蘇軍走去。
“達瓦里希(同志),需要幫助嗎?”林鋒用清晰的俄語開口,聲音不大,卻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正在發(fā)火的蘇軍少尉和那幾個機修兵都愕然轉過頭,看到一個陌生的中國軍人站在面前,還說著流利的俄語,臉上都露出驚訝的神色。那少尉認出了林鋒正是前幾天在訓練場展示時擔任翻譯的軍官,眉頭皺得更緊了,帶著懷疑和被打擾的不悅:“你?你能幫什么忙?我們正在處理軍事裝備故障!”
林鋒不卑不亢,指了指卡車:“如果我沒猜錯,可能是燃油濾清器堵塞,或者高壓油泵供油壓力不足,導致混合氣過稀,啟動困難。當然,也不排除點火線圈或分電器受潮?!彼f的都是內燃機的基礎原理和常見故障點,用語專業(yè),沒有絲毫外行的遲疑。
這番話一出,不僅那少尉愣住了,連旁邊那幾個原本垂頭喪氣的機修兵也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林鋒。這個“土八路”軍官,怎么會懂這些?
林鋒不等他們反應,繼續(xù)說道:“如果是濾清器問題,清理或更換即可。如果是油泵壓力不足,需要檢查油泵膜片和閥門。我可以幫你們看看,當然,如果你們允許的話。”
蘇軍少尉將信將疑,但看著癱瘓的卡車和上級越來越近的deadline,他咬了咬牙,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揮了揮手:“……你看吧!不過,弄壞了你要負責!”
林鋒微微一笑,不再多言。他走到車頭,示意一名機修兵遞過工具。他沒有像蘇軍士兵那樣盲目拆卸,而是先仔細檢查了外部油管和線路,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拆下燃油濾清器。果然,濾芯已經被雜質和冰碴糊住了大半。
“問題在這里?!绷咒h將臟污的濾清器展示給少尉看,“清理一下,如果不行,就需要更換備件。”
他動作麻利地清理了濾芯,又檢查了油泵,確認膜片完好,只是有些老舊。重新安裝好后,他示意司機再次啟動。
“嗡——轟轟!”這一次,引擎發(fā)出了有力而平穩(wěn)的轟鳴聲,順利啟動了!
故障排除了!
蘇軍少尉和機修兵們看著恢復正常運轉的卡車,臉上的表情從驚愕變成了難以置信,最后化為一絲尷尬和感激。那少尉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林鋒的肩膀,雖然依舊努力維持著軍官的威嚴,但語氣緩和了許多:“好!很好!達瓦里希林,你……很不錯!沒想到你還懂這個!”
林鋒擦了下手上的油污,平靜地說:“沒什么,以前接觸過一些。能幫上忙就好?!?/p>
這時,林鋒才仿佛不經意地提起,指了指外面老張他們守著的爬犁:“少尉同志,我們支隊缺少一些維修和改造工具,還有一些基礎的金屬材料。我看你們這里有些……嗯,報廢的零件和邊角料,不知道能不能用我們自制的一些小工具,或者幫你們處理一些類似的簡單故障作為交換?”
蘇軍少尉此刻心情正好,又見識了林鋒實實在在的技術能力,態(tài)度與之前已大不相同。他看了看爬犁上那些看似粗糙但設計巧妙的自制工具,又看了看林鋒,沉吟了一下。這些“破爛”在他們眼里確實不值錢,但如果能換來一個關鍵時刻能幫上忙的“技術顧問”,似乎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可以!”少尉爽快地一揮手,對負責后勤的士官吩咐道,“帶林同志去看看倉庫里那些沒用的廢料,他們看上的,只要不是涉密裝備零件,可以給他們一些!”他特意強調,“這是為了……友好合作,便于日后溝通?!?/p>
當林鋒和老張他們帶著一小捆急需的銅線、幾塊形狀合適的鋼板邊角料和一小盒各種規(guī)格的螺絲釘離開維修所時,老張還覺得像做夢一樣。
“隊長,你咋懂修那鐵疙瘩的?”一個年輕隊員忍不住好奇地問。
林鋒望著遠方被夕陽染紅的雪原,目光悠遠,只是淡淡地說:“多學點東西,總沒壞處。有時候,一門手藝,比一挺機槍還管用?!?/p>
這一次,他沒有動用槍炮,僅僅憑借超越這個時代的一點技術知識和冷靜的判斷,就撬開了蘇軍嚴防死守的物資壁壘的一絲縫隙,也為“雪狼”乃至寧安支隊,贏得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基于“技術價值”的微弱尊重。這看似微小的進步,其意義,卻遠比繳獲幾支步槍更為深遠。
喜歡穿越1945:從狼牙到黎明請大家收藏:()穿越1945:從狼牙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