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fēng)拂過校園,柳絮紛飛,空氣里彌漫著草木生長的清新氣息。三年級二班的語文課上,年輕的李老師站在講臺前,微笑著布置了新的作文題目——《我的家》。
“同學(xué)們,”李老師的聲音溫和,“家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這次作文,希望大家能用心寫出自己對家的感受,可以寫家里的人,家里的事,或者家里讓你覺得溫暖的東西。要寫出真情實感。”
題目一出,教室里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有的孩子開始興奮地構(gòu)思要寫爸爸新買的電視機,有的要寫媽媽做的紅燒肉,還有的要寫全家去公園玩的快樂經(jīng)歷。
唯獨靠窗位置的曉光,在聽到題目的瞬間,下意識地縮了縮肩膀,將頭埋低了些?!段业募摇贰@個題目像一塊小石頭,投進了她原本因為校園環(huán)境改善而稍稍平靜的心湖,漾開了層層復(fù)雜的漣漪。
她的家,是什么樣的呢?是那間低矮漏風(fēng)、夏天悶熱冬天寒冷的過渡房?是常常空蕩蕩的飯桌和夜里大舅壓抑的咳嗽聲?是二舅曾經(jīng)駭人的暴怒和如今沉默的疲憊?是三舅懵懂卻專注的畫作?是街坊鄰居或同情或疏遠的目光?還是那場讓她耳朵至今不適、讓家里背上巨債的風(fēng)波?
這些記憶碎片交織在一起,帶著貧困的酸澀和掙扎的沉重。她的小手在課桌下無意識地絞著衣角,一種熟悉的窘迫和自卑感悄悄蔓延開來。她覺得自己家,似乎沒有什么值得寫、能拿得出手的“好事”。
她偷偷抬眼,看了看同桌趙小娟,后者正咬著筆桿,一臉輕松地開始在作文本上寫標(biāo)題。她又看了看周圍其他同學(xué)躍躍欲試的表情,心里更加慌亂。
李老師注意到了曉光的異樣。她走到曉光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彎下腰,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曉光,別緊張。家不一定是很大很漂亮的房子,也不一定每天都有好玩的事情。家里有讓你覺得安心的人,有讓你感到溫暖的小角落,這些都可以寫。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寫出獨一無二的作文。”
李老師鼓勵的目光和溫柔的話語,像一縷春風(fēng),稍稍吹散了曉信心頭的陰霾。她想起張老師說過要勇敢,想起墻角那些在磚縫中綻放的牽牛花。
她深吸一口氣,攤開了作文本。握著鉛筆的小手因為用力而微微發(fā)白。她該寫什么呢?
第一個闖入腦海的,是三個舅舅的身影。
大舅蘇建國……他總是很忙,很累,背有點駝,眉頭總是皺著。但每天晚上,不管多晚,他都會回來。他會摸摸她的頭,問一句“耳朵還難受嗎?”雖然聲音沙啞,卻讓她覺得安心。他像……像門口那棵老槐樹,葉子可能不茂盛,樹干也有傷痕,但無論刮風(fēng)下雨,它都牢牢地站在那里。對,大舅像一棵沉默的大樹。
二舅蘇衛(wèi)東……他以前很兇,眼睛一瞪她就害怕。但那次,劉小軍搶她書包時,二舅像一頭被激怒的老虎一樣沖了過來。雖然……雖然后果很糟糕,但那一刻,二舅是為了保護她。現(xiàn)在二舅變了,不再亂發(fā)脾氣,看到需要幫忙的人會默默伸手。他就像……像她書包上那只小老虎,看起來很兇,其實是在守護她。
三舅蘇衛(wèi)民……他說話不清楚,做事慢吞吞,別人都笑他傻。但他會給她畫好多好多笑臉,會把唯一的糖塊留給她,會把破舊的書包變成獨一無二的“小老虎”。他好像什么都不會,又好像會一種神奇的“魔法”,總能變出讓她開心的小東西。三舅像……像冬天里暖烘烘的太陽,不刺眼,卻暖暖地照著她。
還有春燕姨……她總是忙忙碌碌,做飯、洗衣、糊紙盒,手總是粗糙的。但她會夜里輕輕拍著她的背哄她睡覺,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她和舅舅們。春燕姨就像……像能把破舊屋子收拾得干干凈凈的那雙手,讓家里變得有條理,有煙火氣。
她的書包,雖然破舊,卻是三舅用“魔法”變出來的小老虎,是她的好朋友。墻角的牽牛花,沒有人特意種它,它自己從磚縫里長出來,開著藍色紫色的小喇叭,那么好看,那么堅強。
想到這些,曉光的心漸漸平靜下來,甚至涌起一股暖流。她的家是沒有漂亮的房子,沒有好吃的糖果,沒有有趣的出游。但是……
她低下頭,鉛筆尖在粗糙的紙面上開始移動,字跡稚嫩而認真,偶爾還有拼音和錯別字:chapter_();
《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