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沾滿冰冷泥漿和血污的手指,在那塊青瓦光滑冰涼的釉面上,極其緩慢地、一筆一劃地,寫下了四個字。不是用筆,而是用指尖的力道,在冰冷的釉面上用力地刻畫、摩擦。
“光——光——的——家——”
指尖在堅硬的釉面上劃過,發(fā)出極其細微、卻異常清晰的“沙沙”聲。這聲音在死寂的窩棚里被無限放大。每一個筆畫都刻得很深,帶著一種近乎笨拙的稚拙,卻又透著一股磐石般的、不容置疑的鄭重!泥漿和指縫里滲出的細微血絲,混合著釉面被劃開露出的灰白底色,深深地嵌入了那四個字的刻痕里。
“光光的家”。
四個字,歪歪扭扭,卻像四枚滾燙的印章,死死地烙在了這塊來自蘇家老屋廢墟的青瓦上,也烙在了這片冰冷的死亡之地。
做完這一切,蘇建國像是耗盡了最后一絲力氣。他緩緩地、極其小心地站起身,走到衛(wèi)民身邊,動作輕柔地、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從衛(wèi)民僵硬而茫然的懷抱里,接過了依舊沉睡的曉光。
他抱著曉光,走到那個小小的青瓦“城池”前。他佝僂著腰,動作輕柔得如同捧著一件稀世珍寶。他緩緩地、小心翼翼地將曉光那裹在破布里、輕飄飄的小身體,放進了那由冰冷青瓦和泥漿構筑的“小床”里。
當曉光小小的身體完全接觸到那鋪著破布碎絮、由青瓦圍護的“床鋪”時——
奇跡發(fā)生了。
一直睡得并不安穩(wěn)、眉頭微蹙、偶爾還發(fā)出細弱抽噎的曉光,那緊皺的小眉頭,竟然極其輕微地、緩緩地舒展了開來。蒼白的小臉似乎放松了一絲絲。她那只滑落在碎布外的小手,無意識地蜷縮了一下,指尖輕輕觸碰到了冰涼光滑的青瓦圍墻。然后,她極其細微地、發(fā)出一聲類似滿足嘆息的、幾乎聽不見的囈語,小小的身體在那方寸之間,極其自然地蜷縮成一個更安穩(wěn)的姿勢。
呼吸,似乎也變得均勻綿長了些許。那斷斷續(xù)續(xù)、令人心揪的抽噎聲,徹底消失了。
窩棚里死寂一片。
蘇衛(wèi)東僵坐在墻邊,赤紅的雙瞳死死盯著“小床”里那突然變得無比安恬的小小睡顏,再看向床頭青瓦上那四個用血泥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字——“光光的家”。一股巨大的、無法言喻的酸楚猛地沖上他的喉嚨,堵得他無法呼吸!他那只完好的左手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壓抑不住的嗚咽從指縫里悶悶地擠出,滾燙的淚水混合著眼角的淤青和血污,洶涌而下。他別過臉,肩膀劇烈地聳動起來。
蘇衛(wèi)民呆呆地看著安睡的曉光,又看看大哥佝僂沉默的背影,再看看床頭那四個字。他紅腫的眼睛眨了眨,似乎想哭,又似乎想笑,最終只是伸出沾著蠟筆灰的手指,極其小心地、輕輕碰了碰那冰涼的青瓦圍墻,像是在確認這個“家”的真實性。
蘇建國依舊佝僂著背,默默地站在“小床”邊。他布滿血污、泥漿和凍瘡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有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深處,映著油燈昏黃的光暈,也映著曉光安恬的睡顏和床頭那四個刻進青瓦里的字。那目光沉靜得如同古井,卻又仿佛燃燒著一種無聲的、足以穿透一切苦難的火焰。
寒風在窩棚外嗚咽,卷起地上的塵土。一縷慘淡的月光,不知何時艱難地穿透了厚重的云層和塑料布的縫隙,斜斜地照射進來,正好落在那塊刻著字的青瓦上。冰冷的釉面反射著微弱的、清冷的光澤,那四個用血泥刻下的、稚拙而鄭重的字——“光光的家”,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沉重。它們沉默地矗立在這片埋葬了至親的廢墟之上,如同一個微小的、卻堅不可摧的界碑,宣告著死亡無法吞噬的生命,宣告著廢墟之上,名為“家”的守護,以最原始、最笨拙、也最堅韌的方式,重新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