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墟海的晨霧還未散盡,混沌爐的青銅壁上就爬滿了細(xì)碎的光紋。蘇硯蹲在爐前,指尖輕輕拂過那些熟悉的鴻蒙篆字——三年前云霽前輩融入情力前,曾說這些篆字會在“傳承遇困”時顯靈,如今看來,她的話應(yīng)驗了。
“還是沒反應(yīng)嗎?”墨念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他手里提著一個布包,里面裝著從幽冥淵帶來的“戾息草”——這種草能暫時中和失控的戾氣,卻無法根治年輕修士對“情力”的迷茫。最近半個月,自渡閣接連來了三個陷入困境的學(xué)徒:佛修小沙彌空塵,因害怕《寂滅禪心》的記憶崩解,不敢承認(rèn)對師父的牽掛;道修青禾,為避免情感剝離,刻意疏遠(yuǎn)家人,導(dǎo)致道氣紊亂;還有一個儒修少年,因?qū)懖怀觥坝星榈奈男摹保瓜敕艞壭扌小?/p>
蘇硯搖搖頭,指尖的文氣注入篆字,光紋閃爍了一下,卻沒顯露出更多信息。“云霽前輩說,篆字的秘密需要‘初心’才能解鎖。可我們連‘初心’是什么都快忘了——空塵覺得承認(rèn)牽掛就是墮入執(zhí)念,青禾認(rèn)為疏遠(yuǎn)家人才算守道心,我們明明傳承了情力,卻又走回了當(dāng)年的老路。”
墨念打開布包,戾息草的黑色汁液滴在爐壁上,與光紋相遇時,竟浮現(xiàn)出一行模糊的字跡:“歸墟海畔,舊帆藏憶。”他愣了一下,突然想起黑石前輩的手記里提過,當(dāng)年墨塵和凌霜華在歸墟海修行時,曾留下一艘舊木船,藏著他們對情力的理解。
兩人沿著海岸線尋找,正午時分,在一塊巨大的礁石后發(fā)現(xiàn)了那艘船。船身早已斑駁,卻在情力的感應(yīng)下泛著淡藍(lán)的光,船艙里放著一個木盒,盒上刻著一朵蓮花——是簡清言的標(biāo)記。
打開木盒,里面躺著一本泛黃的日記和半塊玄印碎片。日記的字跡清雋,是凌霜華的手筆:“今日與墨塵論道,他說‘道氣冷,情力暖,二者相融,方為真道’。我曾懼情劫噬心,刻意淡漠,卻不知剝離情感的道心,不過是無舵之舟。今日為他療傷,見他因誤殺平民而自責(zé),才懂‘情’不是劫,是守住本心的錨?!?/p>
蘇硯的指尖撫過字跡,日記突然亮起,浮現(xiàn)出一段畫面:凌霜華坐在歸墟海的礁石上,墨塵握著她的手,將一道暖光注入她的道氣,兩人的力量交織成一朵藍(lán)金相間的蓮花,落在海面上,激起層層情力波紋。畫面的最后,墨塵的聲音傳來,雖模糊卻清晰:“情力不是天生就有,是在每一次選擇中守住初心——選擇牽掛而非麻木,選擇守護而非毀滅,這就是自渡。”
“原來如此……”墨念握緊玄印碎片,碎片的四色光紋與他脖子上的狼牙吊墜共鳴,“空塵害怕記憶崩解,是因為他把‘牽掛’當(dāng)成了執(zhí)念;青禾疏遠(yuǎn)家人,是因為他把‘情感’當(dāng)成了道心的污點??闪杷A前輩明明說,情是錨,不是劫?!?/p>
兩人趕回自渡閣時,正看到空塵蹲在情力林里,對著一塊寫著“妙音:佛非無情,乃有情”的木牌落淚。他的師父三天前圓寂,可他怕記憶崩解,連最后一面都沒敢去見,如今滿心悔恨,佛氣紊亂得幾乎要走火入魔。
“空塵,你看這個?!碧K硯遞過凌霜華的日記,翻到某一頁,上面畫著一尊佛像,佛像的掌心不是念珠,而是一朵蓮花,旁邊寫著:“妙音圣女曾說,‘寂滅’不是空滅記憶,是放下悔恨,留住溫暖。她墮為血觀音,卻仍以禪心守護佛宗,這份情,比任何‘空滅’都更接近佛性?!?/p>
空塵的身體一震,眼淚掉在日記上。他想起師父臨終前,曾在他手心畫過一朵蓮花,說“見蓮如見我,勿因懼而忘”。原來他害怕的不是記憶崩解,而是面對失去的痛苦,可師父留下的溫暖,才是真正該守住的情力。
“我想……我知道該怎么做了?!笨諌m站起身,佛氣漸漸平穩(wěn),他走到情力林的空地上,雙手合十,口中吟誦起師父教的禪咒。這一次,他沒有刻意壓制對師父的思念,反而將這份牽掛融入禪音,金色的佛氣中裹著淡淡的暖光,落在情力林的木牌上,那些舊的字跡竟變得更加清晰。
另一邊,墨念找到了躲在自渡閣角落的青禾。她正對著一封家書落淚,信上寫著“母親病重,盼歸”,可她怕情感剝離,始終沒敢回信。墨念將玄印碎片放在她面前,碎片的光紋映出凌霜華的畫面:“凌霜華前輩是道門圣女,卻敢承認(rèn)對墨塵的牽掛,她的道心不僅沒崩解,反而更堅定。你疏遠(yuǎn)家人,不是守道,是逃避——道心的真正要義,是用道氣守護你想守護的人,不是用道氣隔絕情感?!?/p>
青禾看著碎片中的畫面,突然想起小時候母親為她縫道袍的場景。她握緊家書,道氣中第一次融入了對母親的牽掛,淡藍(lán)的光紋變得柔和,不再像之前那樣冰冷?!拔乙厝タ茨赣H?!彼酒鹕恚壑械拿悦I⑷?,“我要用道氣治好她的病,這才是我修煉的初心?!?/p>
夕陽西下時,自渡閣的修士們聚集在情力林,為新的木牌刻字。空塵寫下“佛修空塵:憶師恩,守溫暖,寂滅非無情”;青禾刻上“道修青禾:道氣護親,情為真道”;蘇硯則畫了一幅畫,畫面里是祖父教他寫第一個“情”字的場景,旁邊題字“儒修蘇硯:文心有情,方得始終”;墨念的木牌最簡單,只有一個狼牙吊墜的圖案,下面寫著“魔修墨念:姐姐的牽掛,是我的戾氣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木牌掛在情力林里,與舊的木牌相互呼應(yīng),金色的情力在林間流轉(zhuǎn),形成一道溫暖的光帶。蘇硯抬頭望去,歸墟海的方向,混沌爐的光紋正與情力林共鳴,像是在回應(yīng)他們的選擇。他突然明白,云霽前輩融入情力,不是結(jié)束,而是讓傳承變得更“活”——情力不是刻在典籍里的文字,是每一代人用自己的初心,一筆一筆寫出來的故事。
夜深時,蘇硯坐在自渡閣,翻開新的《自渡錄》,寫下今天的經(jīng)歷。筆尖的文氣自然流淌,不再像以前那樣刻意追求“無垢”,而是帶著對祖父的思念,對朋友的牽掛,寫出的每一個字都泛著暖光。他想起墨塵前輩的殘魂意念,想起凌霜華前輩的日記,想起簡清言前輩的血書,突然明白“自渡”的真正含義:不是成為完美的圣人,而是在每一次迷茫時,都能找回最初的自己——那個想守護、想牽掛、想溫暖別人的自己。
窗外,情力林的木牌在月光下輕輕晃動,像是在低聲吟誦那四道真言:
“佛魔非岸,道儒非舟。
長明非天,自渡即自由。”
蘇硯合上《自渡錄》,將它放在凌霜華的日記和墨塵的玄印碎片旁。閣外的風(fēng)帶著歸墟海的咸濕,拂過書頁,留下淡淡的情力痕跡——這是屬于他們這一代人的傳承,也是九域“長明無燼”的新一章。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力挽狂瀾的英雄,只有一群普通的修士,用自己的初心,守護著一份溫暖的傳承。而這,正是墨塵、凌霜華、簡清言用一生守護的真相:九域的希望,從不在某件至寶或某個英雄,而在每一個愿意守住本心、勇敢自渡的普通人心中。
情林常綠,爐篆長明,自渡不休——這便是《四極玄穹錄》最悠長的余韻,也是九域永遠(yuǎn)的未來。
喜歡四極玄穹錄請大家收藏:()四極玄穹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