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這本命神通當(dāng)真是非同一般!’
呂陽內(nèi)視己身,卻見筑基境內(nèi),他的道基所化金色祥云最深處,竟是停著一架通體金玉打造的車輦。
而拉動這座車輦的,則是四頭身形虛幻,吞吐云霧的蛟龍,不斷發(fā)出猶如風(fēng)雷一般的龍吟聲,而在車輦四周,則是立著十二面大纛,其后跟著金輅,象輅,耕根車、安車、四望車等諸多陪副。
一眼望去,莊嚴肅穆。
這就是呂陽的本命神通,名為【鑾輅御龍輦】,至于其功效,呂陽得神通反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行修言道,彰天地表,可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
顧名思義,這一道本命神通一共有四道神妙,雖然不能同時使用,但是每一種神妙都有莫大的威能。
此前呂陽一直在用的,就是【定親疏】。
正所謂親疏遠近,親者近,疏者遠,這一道神妙的作用就是判定自身與外人之親疏,改易彼此距離。
此前無論是送走圣宗的虞庶真人,還是躲開煥武真人的致命一斧乃至將其重創(chuàng),那種肆意挪移的手段,都是【定親疏】的威力,雖然沒有直觀的殺傷力,但是卻能讓呂陽的斗法更具備靈活性。
(請)
n
鑾輅御龍輦
而且跑路還很方便。
畢竟這一道神通的籠罩范圍,超乎想象的寬廣。
只要是和呂陽有因果糾纏的,他都可以用這一道神通趕赴過去,距離不限,無非是法力損耗的多少。
所以他剛剛才篤定可以追上煥武真人。
當(dāng)初伏龍羅漢之所以能在感應(yīng)到自己突破筑基之后,分毫不差地出現(xiàn),恐怕其本命也有類似的玄妙。
至于剩下的三道神妙,也同樣奇特。
【決嫌疑】主因果,因果兩分,大事未定時,可以通過這一道神妙,強制將其導(dǎo)向自己需要的結(jié)果。
這一道神妙用在推動因果上,效果奇佳,雖然因果越多,因果越重,強制引導(dǎo)結(jié)果所需要消耗的法力就越多,但相應(yīng)的,這門神通卻可以消除一切變數(shù),確保某個自己想發(fā)生的事一定會發(fā)生。
當(dāng)然,這樣一來自身也必然沾染上對應(yīng)的因果。
于是就有了【別同異】。
顧名思義,此法能區(qū)別同異,你是你,我是我,你做的事情又與我何干?專門用來和別人切割因果。
屆時對方的因果便沾染不到你的身上了。
比如【阿鼻劍】自帶的因果債,呂陽估計等自己突破筑基后期,就可以用這門神通與之神圣切割了。
因此【別同異】往往會搭配【決嫌疑】使用。
倘若修為足夠,法力高強,憑借這道神妙甚至可以做到因果不沾,劫數(shù)不染,那才是大逍遙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