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郎中趕忙起身回禮,道了一句新年好后就說明了來意。陳童生看了看陳遠文和陳遠志,笑著問了他們幾個簡單的識字問題,兩人一點不怯場,對答如流。
陳童生滿意地點點頭:“不錯,這倆孩子很有靈性,二月二龍?zhí)ь^就可以來辦理入學(xué)手續(xù)了?!?/p>
“十六,我家孫兒說想考科舉,不知可否?”陳郎中看著陳童生,期期艾艾地開口說道。
“哦,想考科舉?是哪一位?是你們的想法還是孩子自己的想法?”
陳童生想不到陳郎中家居然有此想法,忍不住一疊連聲地問道。畢竟,他從教多年,所有的學(xué)子都是來識幾個字,學(xué)些計算和做賬的法子方便謀生的,就連他家大郎也是跟著讀了幾年書就去縣城酒樓找了個賬房的工作,而二郎則是到鎮(zhèn)上的書店做掌柜,想當年大郎和二郎也不甘心,非要參加一次科考,結(jié)果第一關(guān)的縣試都沒能通過,科舉可是很講究天賦和毅力以及家庭財力的托舉的。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陳郎中家是他教書生涯里第一個提出想考科舉的學(xué)子家長,他忍不住又喜又憂,喜的是終于有個想科考的學(xué)子讓他教了,憂的是不知道他們是否了解科舉的殘酷性。
“叔公,是我自己想考科舉的?!标愡h文站起來朗聲回答。
“哦,為什么呢?”陳童生追問道。
“因為考上秀才就不用交田賦和服徭役了,就不用被衙役欺壓了”。陳遠文眨巴著明亮的眼睛真誠地望著陳童生。
其實,陳遠文也想拋出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生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但他一個山旮旯的虛歲才6歲的小子,他怕說出來傳揚出去被人當做怪物拉去砍了。
陳童生明顯被這個樸素的理由整懵了,他以為小家伙的理由是光耀門楣、光宗耀祖之類的,想不到如此樸素和現(xiàn)實,很好,不愧是陳家村的娃,就是這么現(xiàn)實。
接下來陳童生就詳細介紹了一名學(xué)子從蒙童到成為一名秀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
首先,至少要讀個8-10年,才能入場科考,第一場是縣試,以從化縣的下縣規(guī)模約莫錄取15-20人;第二場是府試,要和整個廣州府通過縣試的學(xué)子比試,廣州府是大府,大約錄取35-45人,府試通過后就可以獲得童生的身份,這兩場考試每年開考一次;第三場是院試,三年兩次,每次要和本屆和歷屆的童生一起考試,每屆錄取15-25人,錄取率只有2%左右。
其次是金錢方面,陳童生給陳家算了一筆賬,讀書8-10年,一年束修、書籍和筆墨紙硯就要6-8兩,縣試在縣城,報名費、考試費、擔(dān)保費、住宿和伙食預(yù)計10兩,府試要落廣州府,省城吃住比縣城貴一大截,費用要翻一翻,起碼要15-20兩;而院試也要落廣州府考,費用和府試一樣,計算下來,要支撐到秀才,就算一路順利,再怎么節(jié)省都要預(yù)備一百兩,如果不順利,每一關(guān)都要折騰一次兩次,那就花費更多。
陳童生盯著陳郎中幾人問道:“聽完以后,你們還要繼續(xù)考科舉嗎?”。
陳遠文看了看陳郎中又看了看陳傳富,堅定地點了點頭。陳傳富也慌忙表示家中已經(jīng)備好銀子給兒子科舉。
陳童生聽后,高興地拍案而起說:“好”。然后列了一個清單,讓他們回去準備,二月二那天來私塾報到。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