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村中服徭役村民的回歸,陳家村也陷入一片殺雞宰鴨的喧鬧中,畢竟修筑城墻一個月,吃的是自帶的干糧,睡的是茅草窩棚,鐵打的漢子也只剩下皮包骨頭,現在好不容易回到家了,家里人肯定要做點好吃的給他們補一補。
村里的小孩子們最快感受到家里氣氛的變化,各個看到家里的爹(叔)回來,家里又殺雞宰鴨的,立刻一改之前一個月的沉悶,呼朋引伴地吆喝著在村子的巷道里和田野里來回奔跑,像一陣一陣肆意的風吹走了盤旋在陳家村一個月之久的擔憂和煩悶。
與村子里的孩童肆意玩鬧不同的是,陳家私塾里卻是一片寧靜,陳遠文在陳童生的辦公室里背熟了今天陳童生教授的學習內容后,就自覺地提著小水桶去院子里練字。
不知不覺已經學了兩個多月了,他的《三字經》和《千字文》已經倒背如流了,陳童生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確切來說應該是驚為天人,但是陳遠文卻很清楚,這除了他天生過目不忘之外,與他擁有前世的記憶有關,他其實也擔心自己成為“傷仲永”的例子,他不知道自己結束三百千的初級階段學習后,進入更高階的蒙學教材或儒家經典學習,他是否能保持這種學習潛力。
在蒙學進階過程,一般需要學習《聲律啟蒙》、《幼學瓊林》和《龍文鞭影》等書籍,延續(xù)了啟蒙階段的韻文形式,同時增加歷史、文化常識等內容。例如《聲律啟蒙》通過聲韻對仗訓練,融入自然、社會等知識,適合鞏固基礎后拓展學習。?
而在完成蒙學進階過程后,就會進入儒家經典學習階段,學生通常開始學習《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等儒家經典。其中《大學》闡述修身治國理念,《論語》奠定儒家思想基礎,《孟子》強調個人修養(yǎng),《中庸》探討哲學精微義理。?
而學子在學習儒家經典的同時,還要進行文字與文學訓練,而且除儒家經典外,還會學習《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五經。這些典籍不僅包含歷史知識,還涉及禮儀、哲學等內容,為后續(xù)科舉考試及文化傳承打下基礎。
按照陳遠文的計劃,他是打算在陳童生這里把蒙學的初級階段和進階階段都完成后,就去試一下縣學的入學考試,如果考上了就去縣學進入儒學經典學習階段,如果考不上就在縣城找一個秀才的學堂進入儒學經典學習,究其原因就是陳家私塾主要面對的學子都是識字需求的學子,沒有科舉同窗,陳童生在這方面的教學經驗也不足。
但是陳童生也說了,以他目前的學習進度,也許這兩年能夠把儒學經典的《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通讀一篇。
陳遠文想,這樣肯定是更好,如果通讀一遍再去考縣學的入學考試,那成功率就更高了。
為了應對更高強度的學習,陳遠文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更完善的作息時間表,每天提早半小時起床,簡單洗漱后,就跟著三叔練一段陳家拳,雖然說自己日后飛黃騰達了可以請保鏢,但是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會一點拳腳不但可以防身,遇到危險時說不定還可以反制對方。
其實他一直想練射箭,但是弓箭難求,只有獵戶有獵弓,他黃家大舅舅就有一把,但非常寶貝,一般不舍得讓別人碰,沒辦法,這個只能等看縣學或以后有機會上府學再學吧。
運動半小時,微微出汗后,陳遠文就用熱水洗個澡或者擦干身子后,稍微休息一下,吃過早飯就提著午餐去陳家私塾上課,依然是上午講解,下午練字和自習,在學完三百后,已經基本認識所有的漢字,在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后,陳遠文就在陳童生辦公室的書架上隨意抽取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陳童生收集的書籍還是挺豐富的,各種各樣都有,有關于數學方面的《九章算術》,有關于歷史的一些書籍,當然作詩的書籍,還有一些陳年的手抄版的院試試題集等等,但偏偏沒有陳遠文最想看的歷史書籍,他一直想了解他現在所處的朝代和他前世所了解的明朝是不是同一個時空,歷史有沒有偏差,可惜陳童生這里沒有這方面的介紹,看來只能自己慢慢收集這方面的消息了。
下午散學回家后,陳遠文會先幫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比如喂喂家禽、挑挑水和澆澆菜之類。
之后吃過晚飯,他會拿出白天在私塾學到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再把新認識的字寫在紙上加深記憶,然后就教家里的三位姐姐學識字。
陳遠文考慮到自己最多兩年后就會離開陳家村到縣城求學,所以他計劃在一年內把一些常用的字教會姐姐們,剩下的時間他是想教她們計算和做賬本,這是管家很重要的一項技能,雖然他的姐姐們不可能嫁給什么高門大戶,但是小戶人家,即使開個小店鋪,那也是要記賬的。
他沒有和他的爹娘商量過,他其實是想給他的三位姐姐都準備一套縣城的前店后鋪的房子作為嫁妝的。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前段時間去縣城的詩書街,也就是靠近縣學的那條街買紙硯的時候,聽二叔說他們家的鋪子已經翻了一倍的價格,原來不到100兩買的鋪位,現在已經漲到200兩。
在古代,最保值的就是田和地了,在這種山旮旯地方,山多地少,買水田很難成片成片的買,而且陳遠文一直覺得在現下這種超低的產量的背景下投資買地、雇人種田,還要交田賦,又不忍心盤剝已經那么可憐的農民,所以投資買地種田收益低得令人發(fā)指,還有一點就是種田是靠天吃飯的行當,萬一有個風不調雨不順的時候,還要補貼佃農。
所以陳遠文一直傾向于買鋪收租,按照前世的經驗,只要朝廷穩(wěn)定,不打仗,在城市投資地產,那就沒啥風險可言。
現在才是明朝中期,離清兵入關還早著呢,而且即使改朝換代,越大的城市越安全,畢竟統(tǒng)治者要安撫維和,城市越大投資潛力越大,他還想著以后到廣州府投資房產,當然那可能得他中舉人后才有可能了。
陳遠文想給姐姐們一人陪嫁一間縣城的鋪位,讓她們嫁過去夫家后有底氣。但是這個錢必須得他自己私底下掙的才可以,因為他的爹娘和阿公阿婆肯定會反對的,在他們的觀念里,能夠陪嫁10兩8兩已經是極限。
這一次的紅薯粉條秘方是整個陳家老宅受益,但是以后的生意或賺到的錢,陳遠文準備自己拿著,自己計劃,畢竟誰有也不如自己有方便啊。
至于教姐姐們計數和賬本的事情,其實他是想使用阿拉伯數字和復式記賬法,因為他一看到繁體的數字的漢字寫法和單式記賬法就腦瓜子疼,但是要怎樣去找一個合理的借口。
陳遠文想至少要有一個接觸洋人的機會才好編造呀,他可不敢再用夢見仙姑這樣的理由了,一次可以說是偶然,次數多了,他怕引起某些人,如權貴或野心家的注意,把他抓起來嚴刑逼供要他吐秘方什么之類的,甚至可能抓住他的家人威脅他等等,他可不想害自己和家人,所以他需要在這一兩年里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教完姐姐們認字后,陳遠文就會洗漱上床,躺在床上默背今天的知識,然后沉入夢鄉(xiāng)。
學習貴在堅持,他相信他的嚴格自律終有所獲。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