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文聽了阿公的嚴厲警告后,很想捂額,像這樣的秘方,他還有很多,如硝石制冰、黃泥水提煉白砂糖等,可惜他人小力弱勢微,不敢放手施行,怕被貪心的權貴團滅他們陳家。
其實,這個紅薯粉條的方子,他是想公開出去的,一來實在是這里的人生活得太苦了,紅薯直接蒸熟吃的話,吃的多會燒心,胃部難受,還會頻繁放臭屁,這也是紅薯賣不起價的重要原因,但是制成粉條后就沒有這些不良反應。
二就是紅薯粉條的利潤有點高,一般5斤紅薯可以出1斤粉條,5斤紅薯5文錢,1斤粉條最高可以賣15文,即使只賣10文錢,農(nóng)家人力和柴火都不算錢的,這可是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如果陳家人全家上陣的話,一天制作一兩百斤粉條不是啥難事,現(xiàn)在就擔心從化這個小縣城的購買力了。
其實,陳遠文更希望紅薯粉條可以到廣州府銷售,那里是整個嶺南地區(qū)的貨物集散地,如果有大客商看中了這種商品,那么他們就可以擴大工坊,招收陳家村的村民進來做工,把陳家村紅薯粉條做大做強。
但他同時又有一種擔憂,擔憂這個秘方被人看中,被人強取豪奪了去。
于是,他隱晦地在陳二叔面前故作天真地提了幾句,擔心秘方會不會被那些喜歡淋尖踢斛的衙役們看中強搶了去,要不要找小姑丈幫忙找人售賣,錢崗村的陸家來頭還是不小的。
老郎中的陳老爺子和陳二叔商量了一下,隔天就讓陳二叔帶上一大袋粉條去找陸親家了。
果然,陸親家在看到用紅薯制作而成的紅薯粉條,又按照陳二叔所講,嘗試過蒸炒燜煮了成多種粉條系菜肴后,發(fā)覺這種紅薯粉條完全可以媲美大米制成的米粉后,立馬帶著陳二叔載著紅薯粉條落廣州府找陸家的嫡支,找到嫡支負責商業(yè)管理的陸三爺,遞上拜帖,因為陸親家輩分比較高,陸三爺很快就出來相見,在聽完陸親家的介紹和吃過紅薯粉條后,陸三爺給了陳二叔一個方案。
就是陳家把紅薯粉條的秘方一次性賣斷給他,他出一千兩,他也說了實話,以他們家的實力,只要看到樣品,他們家的師父很快就會琢磨出來,之前只是沒有人想到而已,當然他是一個誠信守義的商人,一千兩就當買一個創(chuàng)意,一個想法,而且他也直言,這個生意以他們農(nóng)家身份遲早護不住。
陳二叔一聽到一千兩已經(jīng)眼冒金光,他又想起侄兒的提醒和擔憂,于是表示他拿不了主意,要回家問自家老爺子。
陸三爺隨即派管事隔天送他們回陳家村商議,快馬加鞭回到陳家村的他們已經(jīng)日漸黃昏,陳家已經(jīng)在前天收到小姑丈特意過來告知陸親家?guī)е惗迦V州府找陸家嫡支的事宜,所以在隔天黃昏看到風塵仆仆趕回來的陳二叔和陸家管事,并不太驚訝,至于陸親家,他不想摻和此事,他就自己駕車回錢崗村了。
而在落座后,陸家管事就開門見山地說出了交易的條件,陳老爺子和陳家三兄弟都被這一千兩巨款砸得頭昏眼花,正要開口答應,卻被陳遠文一句“且慢!”制止了。
他也知道這個秘方落在陸家手上肯定能夠獲利千倍甚至萬倍,并不是陸三爺所說的隨便看看就能制作出來,可惜陸家是他們能夠夠得著又不會被生吞活剝的唯一選擇,只不過做生意嘛,肯定不能一口答應,總要有來有回才是,于是他喊出“2000兩”的價格。
陸管事看了看并不阻止這個小童的陳家眾人,待聽到這紅薯粉條是眼前這位小兒夢中遇到仙姑所教后,又看了看毫不怯場的五歲小兒,不由得鄭重地思索一番后,回了一句“最高1300兩”。
陳遠文不慌不忙地說:“1500兩,然后再加從化縣里我們陳家擁有獨家銷售權。”
陸管事好奇地說:“你已經(jīng)有1500兩了,為什么還要從化縣里的獨家銷售權?”
陳遠文真誠地看著陸管事說:“因為我想建一個紅薯粉條作坊,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足夠供應整個縣就好,這樣陳家村每一戶都可以在農(nóng)閑時來作坊做工,他們就可以賺取工錢,這樣至少在寒冬臘月里村里人也能吃飽穿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