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三爺和潘老太爺需要他親自上門一趟,鄭千戶派個管事就可以了,說起管事,他想起有一段時間沒見的馮寧,不知道這三個月他歷練成怎樣了?
但他畢竟才13歲,還不能獨擋一面,看來考上秀才后,他還得再尋一位得用的管家才行,畢竟考上秀才后,身份不同了,很多事都得別人去幫忙做,至于車夫和跑腿的小子,廚娘徐娘子已經(jīng)幾番暗示,想全家投靠他,他想想也可行,就看三天后的院試放榜結(jié)果了。
陳遠文和三位長輩商量了一下中秋節(jié)禮的常規(guī)標準,讓廚娘明天一早做幾爐新鮮的月餅,用漂亮的紙包裹好,他再附上潘老太爺前幾天從琉璃廠送來的的一面放大鏡和幾面化妝鏡作為節(jié)禮就非常體面了。
要知道,這放大鏡和化妝鏡,聽黎父說,最近在廣州府都賣瘋了,稍微有點錢的人家?guī)缀跻皇忠话鸦瘖y鏡,有權(quán)有勢的人家更是把半人高的穿衣鏡放在顯眼的地方陳設(shè)擺放,據(jù)說,現(xiàn)在貴夫人宴客,如果宴會廳里沒幾面鏡子都會被人嘲笑。
陳遠文一聽,趕緊識趣地從臥房里取出幾面精致的放大鏡和小巧的化妝鏡送給陸姑丈和黎父,讓他們送給各自的親朋好友,把陸姑丈和黎父稀罕得不得了,連忙推辭道,“不要那么多,只要一面就夠了。”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結(jié)果被不明情況的陳傳富道:“你們倆不用推辭,這些東西他多得很,前兩天潘老太爺讓管事送了一大箱過來呢?!?/p>
黎父瞄了一眼陳遠文,陳遠文道:“我那里還有很多,您們誰需要,跟我說一聲就行?!币荒槦o所謂的樣子,想到親家說遠文是琉璃廠的股東,應(yīng)該確實不缺這些東西,黎父才收下了。
那放大鏡,特別受中老年讀書人的歡迎,黎父的那位在書院教書的好友就在他面前提起過幾次,黎父原本也想著等陳遠文考完院試就厚顏讓他幫忙買一面送給好友,據(jù)說一面巴掌大的放大鏡就要8兩銀子,貴得令人咋舌,但在遠文這里,都是論箱計算的,黎父再次為自己下手快,為自家湛兒定下陳遠文的二姐這頭婚事得意不已。
第二天一早,陳遠文剛推開門,廚娘就來回報,有個叫馮寧的小伙子來找他。
陳遠文讓她趕緊讓馮寧進來,馮寧進門后,對著陳遠文就要跪下行禮,被他揮手制止了,“我這里不喜跪拜那一套,以后莫要再犯,來,給我詳細說說最近琉璃廠的情況。”
之前,馮寧都是每隔一旬的時間,瞅準他沐休的時間過來見他,聽馮寧描述,琉璃廠最近的產(chǎn)出和銷售情況,那個限量銷售的饑餓營銷政策就是他提出來的,看來潘管事執(zhí)行得很好。
從馮寧的匯報里,陳遠文知道琉璃廠的銷售情況非常理想,除了望遠鏡低價出售給軍方,放大鏡和化妝鏡等產(chǎn)品運到北京城、南京城和杭州城等大城后,在中秋節(jié)送禮的這一波熱潮里迅速成為追捧的寵兒,達官貴人都以擁有一面為榮,銷售額暫時還沒有匯總過來,不過潘管事預(yù)計10萬兩是少不了的。
馮寧說到10萬兩的時候,聲音都在發(fā)抖,陳遠文對于這種壟斷技術(shù)的奢侈品的暴利是習以為常,在后世有很多國人被那些外國高奢品牌割韭菜的,同樣一種材質(zhì)的包,就釘上品牌,原本200元的成本就搖身一變成為2萬元的商品。
至于陳遠文關(guān)心的工人生活條件的改善,馮寧也說了這次中秋節(jié),雖然還沒有分賬,但潘管事做主,從賬上抽出500兩給工坊里每位工人都發(fā)了兩匹棉布,一袋大米、三斤豬肉和500文錢作為獎勵,工坊一片歡騰呢。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