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六,陳郎中、陳傳富和陳傳貴拎著一堆禮品,帶著陳遠文和陳遠志到村中開設(shè)私塾的陳童生家拜訪。
這位陳童生在族中排名十六,是陳郎中這一輩年齡最小的一位,雖然已經(jīng)是爺爺輩,實際年紀只有四十出頭。
這位陳童生因為是家中獨子,上面有四位姐姐,是家中千求萬求才求來的獨苗苗,又因為出生的時候早產(chǎn),身體比較瘦弱,所以家里商量之后,決定集全家(包括姐姐姐夫)的力量供他讀書,想著識字后,再想個辦法把他送去鎮(zhèn)上的酒樓做賬房之類的輕松活兒。
誰曾想到,這位獨苗苗在讀書上是甚有天份,十六歲已經(jīng)考上童生,前途一片光明,而且長得一表人才,于是被鎮(zhèn)上的富戶看中,倒貼嫁妝嫁了一位女兒給他,憑著富家娘子的嫁妝支撐,陳童生入場考了幾次秀才試,結(jié)果每次都是鎩羽而歸。
終于在陳童生二十六歲的時候,看著家中日漸長大的但三兒一女,看著操持家務(wù)日漸消瘦憔悴的妻子,還有兩鬢斑白如霜、步履蹣跚的爹娘,他決定到此為止了。
決定終止科舉之路的陳童生,在家中騰出三間房子,改造成村間私塾,做起了教書先生。因為陳童生是整個水西堡唯一的童生,開始的時候,只有陳家村和附近幾條村的學(xué)童過來學(xué)識字。
但是這位陳童生不愧是童生,頭腦非常靈活,除了教識字,還教算術(shù)和做賬,非常具有實用意義,從陳家私塾學(xué)了三幾年出來的學(xué)子到外面找工作,非常受歡迎。
所以沒過幾年,十里八鄉(xiāng)的地主和殷實農(nóng)家都不辭勞苦,把家中孩子送來陳童生家的私塾,很快,沒用幾年,陳童生家就鳥槍換炮,黃泥屋變成二進的青磚大瓦房的四合院子,一躍成為村中最富裕的家庭。
陳郎中爺孫五人沿著村中的巷道緩緩穿過村口的情報CBD--大榕樹下,看到一群吃飽朝食坐在樹頭聊天的老頭老太太,連忙一通“伯公、叔公、叔婆……”地喊完,又解釋是帶著兩個孫子去找陳童生的私塾咨詢?nèi)雽W(xué)報名的事情,然后陳遠文和陳遠志又被一群公公婆婆拉著手叮囑了一番“入學(xué)后要好好讀書,不能偷懶”,折騰了一刻鐘才能順利脫身而去。
陳遠文不禁用手擦了擦額頭不存在的汗水,心中暗暗想著,以后一定要繞著榕樹頭走。
陳童生家的房子建在村口,一來是為了方便其他村的人來入讀,一看就能看見,二來是因為朗朗讀書聲不要打擾村民,三來嘛,是因為村中土地有限,陳童生家屬于前院是私塾,后院是住家的設(shè)計,占地面積比較大,只能在村口重新建造。
陳遠文站在陳家私塾前,不禁暗贊一句,果然是鄉(xiāng)間難得一見的大房子,整個建筑估計有200平米。
守在前院的門房,是陳童生的堂侄,五十多歲,識得幾個字,平時幫忙打理學(xué)堂和迎來送往,不用風(fēng)吹日曬雨淋,在鄉(xiāng)間是難得的好差事,當(dāng)然肥水不流外人田,用人唯親。
陳郎中讓陳遠志和陳遠文稱呼門房陳伯,然后陳伯在得知他們的來意后,趕緊帶著他們穿過前院私塾,來到垂花山前,進入后院,在鄉(xiāng)間,都是族親,并沒有外男不能進垂花門的規(guī)矩。
陳遠文邊走邊觀察一下陳童生家的房子,房子?共分為前后兩進,后院正房三間,供陳童生父母和其夫婦居??;東西耳房?各兩間,分別位于正房兩側(cè);?東、西廂房?各兩一間,形成“三正四耳”的格局。
而前院有七間房子,除了一間陳童生的辦公室和用作廚房的房間外,其余五間房子被用作教室和書房。
他們剛進入后院,就見一位穿著樸素卻干凈利落的中年婦人迎了出來。她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正是陳童生的妻子。“哎喲,這不是三哥一家嘛,快進來坐。”
婦人熱情地招呼著眾人入屋,又吩咐小女兒趕緊去沏茶。陳郎中忙笑著介紹兩個孫子,說想讓他們開春后來私塾讀書。
婦人一邊應(yīng)著,一邊把他們引進正房客廳,對著自己的小兒子說:“三兒,快去書房找你爹,說陳三爺爺帶著孫子來了,說是來咨詢?nèi)雽W(xué)的事兒?!?/p>
不一會兒,陳童生就笑著從里屋走了出來,他穿著一件藍色細棉長衫,身姿挺拔,氣質(zhì)儒雅??吹疥惱芍泻螅χ笆郑骸叭?,新年好?!?/p>
陳郎中趕忙起身回禮,道了一句新年好后就說明了來意。陳童生看了看陳遠文和陳遠志,笑著問了他們幾個簡單的識字問題,兩人一點不怯場,對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