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第三排時,他裝作無意地停頓在左邊的考桌上,威嚴的眼神快速掃視過該生的答題卷,好家伙,短短半個時辰已經做完了20道題,字體雖然軟弱無力,但筆劃還算清晰,最重要的是全部正確,無一字錯誤。
韓教諭特意看了看答題紙的姓名處,看到陳遠文三字,他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繼續(xù)慢悠悠地四處巡視。
韓教諭的巡視,并沒有驚動陳遠文,此刻他正沉浸在答題里,大腦飛速地運轉著,把答案轉化成文字記錄在答題紙上,終于把最后一道題也寫完了,陳遠文松了一口氣,此握筆的右手已經累得有點不受控制地顫抖。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選擇稍微歇息一會,他擰開裝水的竹筒,喝了兩口水,然后用左手把右手輕輕按摩了幾下。
此時,突然一聲鑼響,考場人員大聲提醒只剩一刻鐘,也就是半個小時左右。
然后為了爭取時間,陳遠文只得一邊按摩右手,一邊掀開考卷,翻到最后一題,這次的雜學考的是算術題,他看了一眼題目,很好很簡單,就是最出名的雞兔同籠題。
?題目為:籠中有雞兔共35頭、94足,求雞兔各幾何?
這個流傳挺廣的雞兔同籠問題?最早記載于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數(shù)學著作《孫子算經》。這道雞兔同籠題對于古人可能難度很高,但對于前世學過方程式的陳遠文來說,那是簡單得不得了。
?這道題可以有3種解法。
一是方程法?:設雞x只、兔y只,列方程組:x+y=35
2x+4y=94
通過消元法解得x=23,y=12。
二是抬腳法?(古法):假設雞兔各抬起2只腳,剩余地面腳數(shù)均為兔腳(每兔為2只),兔子數(shù)=(94-35×2)2=12;而雞數(shù)=35-12=23。
?三是假設法?:若全為雞,則總腳數(shù)應為70,實際多出24腳源于兔,故兔數(shù)=24(4-2)=12。
陳遠文決定把符合古代人思維的抬腳法用文字表述出來后,并把準確的答案寫在上面。
做完后,陳遠文趕緊把整份卷子都檢查一遍,沒有發(fā)現(xiàn)有遺漏的地方后,他又檢查了一下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信息,確認無誤后,他把卷子和答題紙以及草稿紙都整理好,這些等一下都要收回去,不能帶出考場,否則視為作弊。
陳遠文剛把東西整理好,考試結束的鑼聲就響起了,然后就驚起了一灘鷗鷺,不,是一群考生,一部分沒有做完的考生紛紛慌亂起來,發(fā)出各種絕望的哀嚎,然后在考場人員大喊“肅靜”和強制停筆下,引起一陣喧嘩,然后在“再喧嘩就取消考試成績”的威脅下迅速消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工作人員從他們手中強力收走試卷。
陳遠文努力控制著自己的表情交完卷后跟在一眾一臉死灰的考生后面慢騰騰地走出縣學大門,內心歡呼著,終于考完了。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