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大姐秀梅的婚姻困境因為一索得男和老婆餅、雞蛋糕的暢銷而轉(zhuǎn)換了一番天地,既無閑事掛心頭,就是人生好時節(jié),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
不知不覺,就到了弘治6年的秋天,按照先生的要求和陳遠文的計劃,明年三月,他準備第一次踏入科舉考場,參加縣試。
所以近一年來,陳遠文基本都是縣學-陳家兩點一線,一回到家吃完飯洗漱后,陳遠文就一頭鉆進書房不出來了。
為了迎接明年開春的縣試,實現(xiàn)他人生科舉路上的開門紅,陳遠文特意找到黃金屋的銷冠,那位叫張青的機靈伙計,給了他500文賞銀,讓他幫忙搜羅一些廣州府各下屬縣試的試卷或試題集之類的,類似《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之類的,還特別強調(diào)如果能夠搞到廣州府的科舉強縣,如番禺縣、南??h和吳川縣這三個縣的近年的縣試試題集則重重有賞。
要知道,在古代廣州府的科舉強縣主要集中在番禺縣、南??h和吳川縣。這些地區(qū)在明清時期涌現(xiàn)了多位進士,成為廣州府科舉的重要來源。
其中番禺縣是廣州府的科舉重鎮(zhèn),清代出過兩位狀元:清乾隆四年(1739年)莊有恭中狀元,成為廣東首位乾隆朝狀元;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許其光中榜眼。此外,該縣還誕生過李文田(清咸豐九年探花)、多位舉人及秀才。?
而南??h則緊隨其后,科舉成績同樣顯著,清道光二年(1822年)羅文俊中探花,成為該縣重要科舉人物。南??h還培養(yǎng)了多位舉人及秀才,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科舉體系。?
排在第三位的是吳川縣,其縣中學子林召棠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中狀元,是廣州府唯一有明確記載的清代狀元。其家鄉(xiāng)吳川縣因此成為科舉重鎮(zhèn),至今仍保留“及第粥”的傳統(tǒng)習俗。?
這三個科舉強縣在廣州府相當于陳遠文在上輩子的黃岡中學,所以收集這三個縣的科舉試題集加以研究,絕對是應付科考的一大利器。
本來,陳遠文對于黃金屋能否收集到這三個縣的科舉試題是不抱太大的希望的,畢竟黃金屋雖然號稱縣城第一大書鋪,但在廣州府或其他縣城并沒有分店,所以他也是抱著廣撒網(wǎng)的心態(tài),他另外也和陸笙表哥說好了,讓他去信廣州府的陸家嫡支去求一求這些教輔資料。
而結(jié)果出乎陳遠文的意料之外,張伙計不愧是店鋪的銷售擔當,短短幾天,就幫陳遠文辦妥了此事。
那天散學后,張青截住陳遠文,把他拉到一邊,從書鋪的柜臺下抽出一大疊的試題集交給陳遠文,道:“陳公子,張青幸不辱命?!?/p>
陳遠文低頭一看,哇,是厚厚一大疊的廣州府下屬的試題集,不但有番禺縣、南海縣和吳川縣的,而且不但有縣試的試題集,還有廣州府的近幾年的府試和院試的試題集,最后還有從化縣設縣以來縣試的試題集,真是遠遠超出陳遠文的期望。
陳遠文喜出望外地把試題集抱緊,付清了購買費用后10兩銀子后,還大手筆地遞了8兩一銀子給張青做打賞,道:“謝謝張伙計,辛苦您了,我真的沒想到您真的能幫我找到這些資料,這次真是幫大忙了”。
張青微微欠身回禮道:“不敢當您的感謝,公子滿意就好。”心想,能找不到嗎?敢找不到嗎?要是耽誤了陳公子的科舉大業(yè),他擔心上頭會暴走。
為了盡快找齊這些試卷試題集,他們天機閣暗衛(wèi)全體出動,火速奔赴各個縣衙,讓負責考試的禮房把近幾年的試卷都翻出來了,那是忙了個人仰馬翻。
拿到科舉強縣的試卷后,陳遠文約了表陸笙和好友黎湛沐休一起到他家三人一起做題和討論,務必把知識點都讀懂吃透,有實在是三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拿回縣學請教夫子,卻不敢透露試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