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看到陳遠文,同時停下,扭轉面對著陳遠文。哦,原來是徐知府家的千金徐知妍。
陳遠文站得遠遠地行了一禮,正想避嫌告退,可潘老太爺卻拉著他道:“我已經知道你之前從人販子手里救過妍兒,既然有這樣的淵源,就不必拘禮了,而且你和妍兒現在都是琉璃廠的東家之一了,琉璃廠那兩成的份子我已經撥到她的名下了,以后她這邊還是暫時由潘管事代為管理,你那邊要不要也指定一個代管理的人呢?”
陳遠文立刻想到了馮寧,他原本就打算把他培養(yǎng)為自己以后的得力助手,馮寧不但識字,而且會做賬,年齡也適合,他原本是想讓他跟在自己身邊跑跑腿,做書童的活計,順便幫忙管理首飾鋪和琉璃廠的分紅事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他以后6-10年的時光里,他的主要精力還是要集中在讀書科考里,他需要培養(yǎng)一名得力的助手或管事。
于是,他假裝沉吟半刻,便告訴潘老太爺,他看上了今天那位中暑的小伙子馮寧,想培養(yǎng)他成為自己的得力管事,以后琉璃廠的消息傳遞由馮寧來負責,不知可否。
潘老太爺想不到他不但對那位小伙子起了惻隱之心,而且還打算大力培養(yǎng)。他雖然有點驚訝,但又想起陳遠文的農家子身份,他家根本不可能有世仆或家生子這些人可以供他使用,所以他看上這個只剩孤兒寡母,沒有依靠的識字又會做賬的少年郎確實是一個聰明的選擇,總比選擇親朋好友做助手的羈絆要少得多。
于是他示意潘管事找出馮寧的契約送給陳遠文,以后馮寧就是他的人了。
陳遠文看了看那長達30年的契約,嘴角一抽,哎,還好,不是賣身契,要不然馮寧就會落入奴籍,再難翻身了,再長的契約,本質上馮寧還是良民的身份,只是雇傭他做工而已。
解決馮寧的問題后,陳遠文又把自己在工坊和家屬區(qū)以及流民棚戶區(qū)看到的情況都說了一遍,然后他提出了改善的方案。
一是對工坊區(qū)進行細致劃分,將工序拆分后設計成流水線作業(yè),一道工序一個區(qū)域一組人,改變過去一個師傅帶一堆學徒完成全部工序的生產方法,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工人的熟練程度,提高效率,還可以把一些比較輕巧的工作雇傭家屬的女工來工作,這樣工坊可以多出貨,工人也可以增加收入。
二就是,他決定將自己兩成股份分紅的其中一成收入用來作為工人的福利發(fā)放,如節(jié)假日或工人生日結婚日子發(fā)米面糧油和布匹或紅包等,如果不夠的話,全部兩成都拿出來,給工人提高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餐食標準,以及綠豆湯、解暑湯等飲品。
做琉璃這些重功夫,長期吃不飽,沒有力氣,他擔心遲早會出人命。
至于為什么是從他自己的分紅出,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善心不能道德綁架別人,他找了個為家人祈福的借口。
而他話音剛落,徐知妍聽到工人的慘況,不差錢的她也要把份子錢拿出來一起給工人改善生活。
最后在潘老太爺的協(xié)調下,才終于決定,兩人各出一成的分紅錢湊成一個陳遠文說的福利金賬戶,由潘管事和馮寧共同監(jiān)督管理,多余的錢按照陳遠文的建議,可以存起來,以后作為無息貸款,借給確實有急用的工人。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