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日落前,由根清同志安排的‘交通員’定點收取。信息標準化,匯總分析才有力氣!”
張根清眼睛猛地一亮,仿佛撥云見日:“妙啊,書記!這法子好!白紙黑字,鐵板釘釘,想忘都忘不了,想賴也賴不掉!”
會議室里同時響起一片贊同的低聲議論。
陳朝陽點頭:“沒錯!散碎的信息聚起來,就是照亮敵人的火把!”
“第三,關鍵激勵:”他看向徐衛(wèi)華,目光灼灼,“衛(wèi)華同志,由你告訴同志們,咱們縣委說話算話!
但凡每條查證屬實、揪住敵人尾巴的線索,都有硬邦邦的獎勵!
米面油鹽,實實在在!不是空頭支票!”
“是,首長!”
“第四,技術支撐:”他轉向縣信用社的趙明理,“明理同志,火速把‘鷹鈔’最扎眼、最好認的三五個破綻——比如紙張賊光發(fā)滑、特定圖案線條發(fā)虛發(fā)毛、水印死板像貼畫——印成巴掌大的‘識假口訣卡’!
隨本子一起下發(fā)!讓同志們的‘眼睛’知道具體看什么,如何分辨假鈔??!”
“根清同志,”陳朝陽最后定定地看著他,“脫了干部服,換上舊褂子,深入市井,這副擔子還得你來挑大梁。
但現(xiàn)在你的首要任務,是當好這張網(wǎng)的‘織網(wǎng)人’和‘傳令兵’!
組織好、培訓好、串聯(lián)好這些‘眼睛’和‘耳朵’,確保情報像活水一樣流進來!”
“你本人,更要像只鷹,盯緊那些‘錢流洶涌’的漩渦眼——大糧棧、年關廟會、騾馬大市…那里,最可能是‘鷹鈔’現(xiàn)形的地方!”
張根清胸膛一挺,一股久違的、如同當年打游擊布哨卡般的銳氣在眼中升騰。陳書記這套法子,條理分明,招招見肉,比他過去憑感覺摸石頭過河強了百倍!
“明白!書記!我這就去辦!”
次日,城關集市。喧囂的聲浪幾乎要掀翻屋頂。那個總是一身齊整中山裝、步履匆匆的張主任,如同水滴入海,消失無蹤。
在集市邊緣一家老茶館油膩膩的長條凳角落,蜷著個灰撲撲的身影。
一件磨得起毛的灰布舊褂子,褲腿沾著干泥點。正是化身“老張頭”的張根清。
他捧著個豁口的粗瓷碗,嘬著碗里淡得幾乎嘗不出顏色的粗茶梗子,眉頭都沒皺一下。
全部的感官,都像繃緊的弓弦,敏銳地捕捉著茶館內外每一絲嘈雜的波動——討價還價的爭執(zhí)、貨郎的吆喝、茶客的牢騷、銀錢過手的叮當…
陳朝陽的安排雖然算不上天衣無縫,但也相當妥帖。
他的安排由徐衛(wèi)華負責偵查工作,許繼偉則與全縣數(shù)家大型商鋪進行交涉,調查是否也出現(xiàn)了假幣事件。
…………
子時的梆子聲在昌平城死寂的街巷里曳著尾音消散,陳朝陽的身影,已徹底被城外濃得化不開的墨色吞沒。
喜歡1949受傷轉業(yè)再上抗美援朝請大家收藏:()1949受傷轉業(yè)再上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