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熟悉的鄉(xiāng)音勾起了他們對遠方家鄉(xiāng)、對親人的無限思念。
歌聲并不專業(yè),甚至有些跑調(diào),但那份真摯的思鄉(xiāng)之情,卻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場面一時變得格外安靜而溫情。
第三個節(jié)目則充滿了歡聲笑語。
修理連和駕駛班的新老兵聯(lián)合演出了一個反映訓練生活的小品。
戰(zhàn)術小品《學車樂》
一個新兵戰(zhàn)士扮演學開卡的“愣頭青”,動作夸張,把卡車開得歪歪扭扭,時不時“熄火”,嘴里還嘟囔著“比俺家驢還犟!”;
而扮演老班長的戰(zhàn)士則一臉無奈,手把手地教,鬧出不少笑話。
他們巧妙地將“一幫一、一對紅”、技術互助的元素融入其中,臺下觀眾,尤其是那些有同樣經(jīng)歷的戰(zhàn)士們,笑得前仰后合,掌聲夾雜著口哨聲,氣氛瞬間又被推向了高潮。
師部衛(wèi)生隊的女同志,數(shù)量很少,更顯珍貴也出了節(jié)目。
歌劇選段《白毛女·扎紅頭繩》
一位女同志扮演喜兒,一位男同志扮演楊白勞,雖然服裝簡陋,但唱得有板有眼:
喜兒:“人家的閨女有花戴,我爹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扎起來。哎,扎呀扎起來?!?/p>
楊白勞:“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p>
喜兒:“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p>
合:“哎,進呀進不來?!?/p>
~
這熟悉的旋律和情節(jié),瞬間引起了全體官兵的共鳴。
這是階級的情感,是對舊社會的恨,也是對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戰(zhàn)士們安靜地聽著,許多老兵神情嚴肅,緊握拳頭,這出戲總能觸及他們內(nèi)心最深處的情感記憶。
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氣氛越來越熱烈。
笑聲、掌聲、喝彩聲、跟唱的歌聲,匯成一片歡樂而溫暖的海洋,驅(qū)散了冬夜的寒冷,也暫時忘卻了明日征程的艱險。
在這片由篝火、歌聲和年輕面孔構成的獨特氛圍里,官兵之間的情感紐帶無形中變得更加牢固。
也正是在這片看似最不可能發(fā)生血腥事件的歡樂海洋里,暗藏的殺機正在人性的掙扎中悄然逼近。
氣氛越來越熱烈,笑聲、掌聲、喝彩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忽然,主持人用激動得有些變調(diào)的聲音宣布:“下一個節(jié)目,由我們的師長——陳朝陽同志,為大家表演獨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