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奎同志,有你這句話,我就沒什么不放心的。來,咱們拉個手?!?/p>
這個動作,讓趙喜奎微微一愣。
在他的經(jīng)驗里,上級對下級,多是拍肩膀表示親昵,或者點頭表示認可。
這種平等地將手伸過來的“拉手”(握手),尤其是在這樣公開的場合,帶著一種陌生、莊重的儀式感。
這不僅僅是肢體接觸,更像是一種承諾的交換和身份的重新確認——他不再是那個需要被嚴厲批評的問題干部,而是被委以重任、值得信賴的同志。
一瞬間的遲疑后,趙喜奎立刻伸手,有些笨拙卻又無比鄭重地回握住了陳朝陽的手。
他握得很緊,也很有力量。
陳朝陽能清晰地感受到對方手掌的粗糙和蘊含的力量:
“喜奎同志,保衛(wèi)工作和帶兵練兵一樣,責任重大。
廠里的安全,工人同志們能安心搞生產(chǎn),后方穩(wěn)定,就看你的了!”
“是,保證不讓首長失望!”
簡單的“拉手”,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完成了一次無聲的交流與托付。
陳朝陽用這個年代略帶“新潮”卻又充滿敬意的舉動,徹底安撫了趙喜奎,也將這位老兵的心,牢牢地系在了新的戰(zhàn)線上。
他隨即轉(zhuǎn)向一旁心情復雜的副主任何長庚:“長庚同志!”
“到,”何長庚立刻上前一步,身體站得筆直,他知道,這不僅是一次職務的變更,更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三車間的擔子,現(xiàn)在交給你!
你的首要任務,不是追求報表上的速度,而是給我把腳步徹底穩(wěn)下來,把‘標準’這兩個字,真正刻進每一個工藝流程,刻進每一個工人的心里!”
“是,陳書記,我一定狠抓標準,夯實基礎(chǔ)!”何長庚大聲回應。
“光有標準還不夠,”陳朝陽話鋒一轉(zhuǎn),指向了更核心的“人”的問題,
“接下來,廠里要全面鋪開‘工人技術(shù)等級評定’工作,也就是八級工制度。這件事,三車間要給我做出表率!”
他特意加重了語氣,目光掃過在場所有的工人和干部,聲音強調(diào):
“評級的原則,我強調(diào)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