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被這種極度冒險、甚至有些瘋狂的進攻精神震懾了。
這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的偵察兵避戰(zhàn)原則,也超出了大部分學員基于現有經驗和條令的想象范疇。
一些老成持重的學員甚至微微搖頭,覺得這年輕人太過血氣方剛,簡直是拿戰(zhàn)士的生命去賭博。
然而,講臺上的陳朝陽,臉上卻終于露出一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那不是贊許,更像是一種……發(fā)現了稀有礦藏般的興趣和探究。
他的目光停留在李云峰這張年輕卻寫滿果決的臉上,內心卻掀起了細微的波瀾。
“狹路相逢勇者勝……”
這七個字,在陳朝陽的心湖中蕩開圈圈漣漪。
一瞬間,他似乎透過眼前這個叫李云峰的年輕學員,看到了另一個時空、另一段歲月里,一個同樣嗓門洪亮、打仗鬼點子多、卻又渾身是膽、逢敵必亮劍的虎將身影,
那個他曾在無數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熟知的,名字叫做李云龍的指揮官。
“真是有趣……連這股子混不吝的勁頭和說話的口吻都有點像。
難道這種敢于打破常規(guī)、崇尚進攻和主動性的將領,在任何時代、任何軍隊里,都是相似的特質嗎?”
陳朝陽暗自思忖,感到一種奇妙的時空交錯感。
“不過,這個李云峰,似乎比那位更多了幾分基于技術兵種的精準和體系思維,不僅僅是猛打猛沖。
他提到了呼叫炮火攔阻,提到了步坦協同跟進,這說明他理解現代戰(zhàn)爭是合成作戰(zhàn),不是單純的個人英雄主義。
好苗子,確實是個好苗子!”
這種聯想讓陳朝陽更加堅定了自己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軍隊的未來,需要的就是這種既有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決斷力,又能理解并駕馭技術兵器、具備合成作戰(zhàn)思維的指揮員。
保守和怯戰(zhàn)無法贏得未來戰(zhàn)爭,但只有勇氣沒有頭腦的“莽夫”,同樣代價慘重。
而李云峰剛才的回答,恰恰在“勇”與“謀”之間,找到了一個極其危險卻又充滿誘惑力的平衡點。
“還有其他想法嗎?”
課堂上一時間有些沉默,顯然李云峰那極具沖擊力的方案讓許多人還在消化。
這時,一位坐在前排、戴著眼鏡、神情嚴肅的學員高建國推了推眼鏡,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