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猶豫,親自去省辦公廳和組織部門調閱了李赤水的全部檔案,并與周明光和省長做了溝通,
以“工作需要一名懂軍事、有文化、政治可靠的秘書”為由,直接將人要了過來。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沒錯。
李赤水辦事極有條理,沉默寡言卻心細如發(fā),軍隊里養(yǎng)成的保密習慣和參謀業(yè)務功底,讓他處理文件、安排日程井井有條。
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沒有一些轉業(yè)干部難免的懈怠或官僚氣,依然保持著軍人那股子銳氣和學習能力。
“陳書記,您太客氣了?!蓖跆庨L的話將陳朝陽的思緒拉回。
這位北平地質部的副處長有些受寵若驚。
這位年輕的漢東省委第四書記兼工業(yè)廳長,在部里也是掛了號的能人、猛人。
“王處長,我們漢東底子薄,發(fā)展工業(yè),資源勘探是重中之重,不得不勞煩你啊?!?/p>
陳朝陽示意李赤水給客人倒茶,李赤水動作麻利,悄無聲息地將茶杯放在王處長手邊,然后退到一旁,拿出筆記本準備記錄要點。
王漢卿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方才回答:“朝陽書記,您之前通過華東局和部里溝通,希望加強漢東,特別是蘇北地區(qū)的石油地質普查工作,部里非常重視。
只是……目前人力物力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和東北,對于蘇北這種傳統(tǒng)認為的貧油區(qū),投入恐怕……”
陳朝陽理解點頭,他拿出一份精心準備的報告。
“漢卿同志,我明白國家的困難。
我們地方不能光伸手向上要,也要主動作為。
這是我們整理的一些資料和分析?!?/p>
他翻開報告,指著上面的圖表和數據:“你看,這是我們對蘇北地區(qū),特別是江都、高郵一帶地質構造的初步分析。
我們參考了國內外一些油田的地質資料,發(fā)現(xiàn)蘇北盆地在地質歷史上,具備生油、儲油的條件。
雖然希望渺茫,但萬一有所發(fā)現(xiàn),對于緩解華東地區(qū),乃至支援朝鮮前線的能源壓力,意義重大,總歸要碰碰運氣嘛。”
他刻意強調“支援前線”,這是當前最能打動人的理由。
李赤水在一旁快速記錄,偶爾抬起眼,目光掃過墻上地圖江都的位置,又落在陳朝陽自信而堅定的側臉上。
他隱約感覺到,陳書記對那片區(qū)域的重視,絕非一般的“碰碰運氣”。
王漢卿推了推眼鏡,身體微微前傾,仔細審閱著陳朝陽遞給他的那份《蘇北地區(qū)潛在油氣資源初步地質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