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給了,輿論也要跟上,但更關鍵的是要形成制度,搭建平臺!
我建議,就以李秀蘭同志為核心,立刻在全廠范圍內(nèi),選拔一批有文化基礎、有上進心的女工同志,組建我們廠第一支‘女子技術突擊隊’!”
他目光灼灼:“突擊隊成立后,不僅要鞏固行車這個崗位,還要向技術質(zhì)檢、精密儀器裝配、甚至圖紙識別、生產(chǎn)統(tǒng)計這些崗位發(fā)起沖鋒!
所有技術崗位的大門,都必須向有志氣的女工同志們敞開!
工會要全力保障,提供培訓資源,解決她們的實際困難!”
王東明立刻表態(tài):“陳書記,您這個指示太及時了,我們工會堅決擁護!
我回去就擬名單,搞動員,一定把‘女子技術突擊隊’打造成咱們廠的一面紅旗!”
用鐵一般的事實打破偏見,用沉甸甸的榮譽樹立榜樣,用實實在在的制度保障未來。
陳朝陽的這套組合拳,拳拳到肉,不僅徹底點燃了李秀蘭眼中那團奮斗的火焰,更在所有圍觀的女工心中,猛烈地播下了一片名為“希望”與“可能”的燎原之火。
她們看著手持獎狀、被廠里最高領導贊揚的李秀蘭,眼神變得無比明亮和堅定,似乎看到了一個全新、可以憑自己雙手去創(chuàng)造的未來。
陳朝陽知道,千百年沉淀的社會堅冰,絕非一日可以徹底消融,孫大虎那樣的人也不會立刻轉(zhuǎn)變。
但今天,在這片行車訓練場上,他親手用事實、榮譽和制度的三把重錘,已經(jīng)將這堅冰砸開了一道深深、不可逆轉(zhuǎn)的裂痕。
解放的思想,會和不可阻擋的春風,順著這道裂痕,強勁地吹拂進這片曾經(jīng)被陳舊觀念凍結的土壤。
金陵機械廠改革的春風終于步入正軌,車間的轟鳴聲都帶著一絲嶄新的節(jié)奏。
然而,省委大院的氛圍,卻比機器更加微妙。
周三上午,省委每周例會準時在常委會議室召開。
橢圓形的會議桌旁,煙霧繚繞。
主持會議的是省委第二書記周明光,他面色沉靜,但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省長兼第三書記孫亞軍坐在他左手邊,正低頭看著一份文件。
陳朝陽坐在孫亞軍的下首,面前攤開著筆記本,神情專注。
會議按流程討論了幾項常規(guī)議題。
首先由省長孫亞軍通報了關于華東局對春耕生產(chǎn)檢查的反饋意見。
“華東局肯定了我們大部分地區(qū)的春耕播種進度,但也指出了問題,”孫亞軍看著文件,語氣平穩(wěn),
“主要是蘇北部分縣區(qū),勞動力因支前任務和部分水利工程抽調(diào)過多,影響了播種質(zhì)量。
要求我們務必統(tǒng)籌好前方與后方、建設與生產(chǎn)的關系?!?/p>
接著,負責政法工作的常委匯報了《關于漢東省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現(xiàn)階段情況的總結報告》。
“……自《懲治反革命條例》頒布以來,全省范圍內(nèi),特別是沿江、沿海及主要城市,運動持續(xù)深入。
喜歡1949受傷轉(zhuǎn)業(yè)再上抗美援朝請大家收藏:()1949受傷轉(zhuǎn)業(yè)再上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