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前面議的都是大事、要事,但眼下有一件迫在眉睫的急事,不能再拖了。”
他環(huán)視一圈,目光最后落在陳朝陽身上,又緩緩移開,“那就是全省農業(yè)工作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問題。
原農業(yè)負責人宋亞文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了。
他人進去了,但全省幾千萬農民的吃飯問題、夏收夏種不過兩個月,工作不能停擺,更不能亂!”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農業(yè)是基礎,是命脈!
宋亞文留下的這個攤子,積弊甚多,現在又群龍無首,很多規(guī)劃、調配工作都陷入了停滯。
特別是夏季田間管理和秋糧作物的布局,化肥、種子的調配,時間不等人?。?/p>
華東局十分強調了春耕,農業(yè)負責人出了事,這讓我們很被動!”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只能聽到記錄的沙沙聲和幾聲輕微的咳嗽。
誰都知道,這是個燙手的山芋……
農業(yè)工作牽扯面廣,問題復雜,尤其是在宋亞文主政期間,下面市縣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和遺留問題不少,接手過來,搞不好就是一身的麻煩,還容易影響自己主業(yè)的口碑。
周明光見無人主動開口,便看向孫亞軍:“亞軍同志,你是省長,政府口的工作,你有什么初步想法?”
孫亞軍推了推眼鏡,務實地說:“明光書記說得對,農業(yè)工作耽擱不起。
當務之急,是必須有一位常委同志站出來,暫時牽頭抓總,把方向穩(wěn)住,把隊伍帶起來,確保各項政策指令能暢通無阻地落實到田間地頭。
我個人意見,最好是由熟悉地方工作,有統(tǒng)籌經驗的同志來臨時負責。”
周明光微微頷首,目光再次掃過眾人,最后看似隨意地落在了陳朝陽身上:
“朝陽同志,你是第四書記,年輕,有沖勁,在地方和軍隊都歷練過,統(tǒng)籌能力很強,你看……”
他的話帶著詢問,也帶著一絲順水推舟的意味。
讓主管工業(yè)的陳朝陽來臨時牽頭農業(yè),看似不合常理,但在目前無人愿意接手的情況下,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陳朝陽身上。
陳朝陽合上手中的鋼筆,抬起頭。
他深知此刻省委工作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