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家伙敲得震天響,幾個由村積極分子組成的“宣傳隊”,正挨家挨戶地動員,或者說是……催促。
河東村的合作化運動,遇到了一個典型的“硬骨頭”——中農(nóng)孫滿倉。
孫家世代務(wù)農(nóng),孫滿倉本人更是村里有名的莊稼把式,土改后家里還保留了十幾畝好地,還擁有一頭健壯的黃牛和一架大車,被劃為“中農(nóng)”。
這頭牛,是孫家最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也是孫滿倉半輩子心血的象征,被他視若性命。
村支書王大壯,一個四十多歲、面色黝黑的漢子,正陪著縣里下來的工作組組長孫志強,站在村口的高坡上,滿意地看著這番“熱火朝天”的景象。
孫志強是青年干部,有熱情,理論一套套的;
王大壯是本地干部,了解情況,但也感到了上級的壓力。
“王支書,你看,”孫志強指著手里的花名冊,“全村八成的貧農(nóng)、下中農(nóng)都積極入社了,這是主流,是大方向。
可偏偏像孫滿倉這樣的幾戶中農(nóng),還在那里猶豫、觀望,甚至抵觸,這就是小農(nóng)資本主義的自發(fā)傾向在作祟啊?!?/p>
他頓了頓,努力運用著自己學到的理論:“什么叫小農(nóng)資本主義?
就是他們滿足于自己那點小家當,一頭牛,幾畝地,就想關(guān)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發(fā)家致富。
他們看不到集體化的優(yōu)越性,更不愿意放棄那點私有財產(chǎn)。
這種思想不破除,合作社就永遠有一道裂痕,富農(nóng)、甚至被打倒的地主分子就會看我們的笑話,就會幻想資本主義復辟?!?/p>
王大壯嘬著牙花子:“孫組長,道理是這么個道理。
可孫滿倉這老漢,不是壞人,就是太看重他那頭牛。咱們是不是再耐心做做工作?”
“耐心?王支書,”孫志強語氣嚴肅起來,“對于這種典型、阻礙運動前進的‘絆腳石’,
我們必須采取積極的教育手段,幫助他們‘過社會主義這一關(guān)’。
孫志強戴著眼鏡,充滿干勁,也帶著上級領(lǐng)導的權(quán)威。
“王支書,你看,群眾的積極性一旦調(diào)動起來,力量是無窮的嘛。
我們平州縣,絕不能拖全省合作化的后腿,必須爭當先進?!?/p>
王大壯臉上堆著笑,心里卻有些打鼓:“孫組長,積極性是高了,可……可有些戶,總是在觀望………”
“觀望?這就是落后思想在作祟?!睂O志強打斷他,
“對于這種拖后腿的典型,就要敢于碰硬。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容他拖拖拉拉,走,我們?nèi)タ纯催@個孫滿倉?!?/p>
此刻,村西頭孫滿倉家的院子里,氣氛卻如冰封。
孫滿倉,一個五十多歲、筋骨結(jié)實的老農(nóng),像一尊泥塑般蹲在院門口,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身后,是他視若性命的大黃牛,似乎感受到不安,焦躁地用蹄子刨著地。
他的兒子孫糧山和兒媳,則一臉焦急地擋在院門前,與門外以工作組副組長和村積極分子為首的五六個人對峙著。
“孫滿倉,全村就剩你們這幾戶了,別給臉不要臉。”一個積極分子喊道,
“入了社,牛馬農(nóng)具歸公,這是規(guī)矩,你想當社會主義的絆腳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