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偵察分隊兵力火力均處絕對劣勢,地形于我不利,貿然進攻是以卵擊石。
應等待主力到達后,再行組織進攻!
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他的回答沉穩(wěn)持重,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指揮員的思路。
陳朝陽臉上看不出表情,只是點了點頭:
“保存自己,傳遞情報。很好。
李營長,你的看法?”
他點名一位參加過朝鮮戰(zhàn)爭、臉上帶著一道淺淺疤痕的營長。
那位李營長唰地站起來:“報告,首長,敵人已經發(fā)現我們,單純后撤可能被敵火力追擊,造成損失。
我會命令坦克排利用地形進行不規(guī)則機動后撤,同時用車載機槍和37mm炮進行騷擾性射擊,吸引和調動敵人火力,
暴露其火力點位置,并為主力部隊調動和展開爭取時間,這叫‘拖刀計’!”他的方案顯然多了幾分實戰(zhàn)中的狡猾。
陳朝陽依舊不置可否,目光掃向其他人:“還有其他想法嗎?”
一位戴著眼鏡、略顯書生氣質的學員站起身:“報告教員,或許可以嘗試用電臺呼叫遠程炮火進行一輪覆蓋射擊?
即便效果不佳,也能擾亂敵軍,為我分隊后撤創(chuàng)造機會?!?/p>
另一位學員補充:“或者……是否可以分出兩輛坦克伴動后撤,留一輛隱蔽觀察,進一步查明敵火力配系?”
答案五花八門,但核心思路大多傾向于謹慎回避、等待主力或進行有限度的騷擾,這是符合常規(guī)偵察條令的打法。
陳朝陽的目光在教室里巡視,最后落在了后排一位看起來十分年輕、坐得筆直、目光始終緊盯著黑板地形圖的學員身上。
李云峰——第十兵團兼福建軍區(qū)……一個有趣的地方……
“李云峰同志,”陳朝陽點出了他的名字,“你的看法?”
李云峰應聲而起,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銳利如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聲音清晰而果斷:
“報告教員,如果是我指揮,我不會后撤,也不會騷擾!”
喜歡1949受傷轉業(yè)再上抗美援朝請大家收藏:()1949受傷轉業(yè)再上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