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一支鉛筆,虛點在廣袤的北方疆域上:“你擔心的鋼鐵洪流,正是我們未來國防必須面對的最大課題之一。
傳統(tǒng)的線性防御、要點固守,在那種級別的突擊面前,很容易被撕裂、被分割、被包圍?!?/p>
“那怎么辦?”丁偉追問,眼神灼灼。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大縱深彈性防御’?!标惓柧従復鲁鲞@個對丁偉而言既新穎又精準的概念。
“何謂‘大縱深彈性防御’?”丁偉身體微微前傾,迫不及待地想抓住這個思想的鑰匙。
陳朝陽用鉛筆在地圖上虛畫著:“首先,它不求‘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死守,而是要建立梯次、有彈性的防御體系。
前沿部隊,不再是僵硬的盾牌,而是帶刺的鋼絲網(wǎng)和靈敏的觸角。
他們的任務(wù)是預警、遲滯、消耗,并將敵人引入我們預設(shè)的戰(zhàn)場?!?/p>
“其次,關(guān)鍵在于機動力量。
我們必須建立強大作為戰(zhàn)區(qū)預備隊的裝甲和機械化兵團。
它們不固定部署在某一處,而是像拳頭一樣攥在手里。
當敵人突擊集團因為漫長的補給線和我們的前沿騷擾而露出破綻,兵力衰竭時,這只拳頭就要狠狠地砸下去,打他的側(cè)翼,切斷他的退路!
這就是你擅長的運動戰(zhàn)、殲滅戰(zhàn)思想,在裝甲化時代的升級。”
“最后,是生存與后勤?!标惓柕墓P尖指向后方,“這漫長的邊境線后方,需要星羅棋布的永備工事、隱蔽的物資倉庫、縱橫交錯的戰(zhàn)略交通網(wǎng)。
這,就離不開強大的國家工業(yè)。
我在漢東搞建設(shè),推動‘軍民融合’,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我們的戰(zhàn)士不會因為缺一顆炮彈、少一升燃油而犧牲在戰(zhàn)場上?!?/p>
他放下筆,看著目光越來越亮的丁偉,總結(jié)道:“這套體系的精髓,在于‘以空間換時間,以彈性消耗剛性,后發(fā)制人’。
我們不追求在第一道防線就擋住所有敵人,我們要的是,讓敵人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代價,最終在我們選擇的時機和地點,陷入被動,被我們強大的機動力量反包圍、殲滅!”
書房里一片寂靜,只有窗外隱約的蟲鳴。
丁偉站在原地,嘴里喃喃自語:“以空間換時間……以彈性消耗剛性,后發(fā)制人……”
越念思維越是通透,內(nèi)心更是已掀起滔天巨浪。
陳朝陽這一席話,將他心中模糊的憂慮、零散的思考,瞬間串聯(lián)、成了一個清晰、完整、可操作的宏大戰(zhàn)略構(gòu)想。
“明白了,全明白了,大縱深彈性防御……不是被動挨打,是主動、積極的防御。
是把敵人放進來打,是利用我們的國土縱深,拖垮他,再集中精銳,砍他的蛇頭,斷他的蛇尾?!?/p>
他端起已經(jīng)微涼的茶,一飲而盡,如同飲下瓊漿玉液。
“陳主任,你這一席話,真是醍醐灌頂。”
但片刻后丁偉眼中反而映出了更深層的憂慮。
他終于還是將一個壓在心頭最沉甸甸的問題拋了出來。
“陳主任,你勾勒的這幅‘大縱深彈性防御’的圖景,確實讓我看到了希望,可是……還有一個東西,壓在我心上——原子彈?!?/p>
他抬起頭,盯住陳朝陽:“美國人有了,莫斯科人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