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這些虛的有啥用?”
……
而更多的工人同志,則是沉默地看著他,眼神里充滿了觀望與茫然,反響平平。
沒有歡呼,也沒有明顯的抵觸,但這種無聲的慣性,恰恰是改革中最堅韌的阻力。
陳朝陽把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雪亮。
他知道,這就是標準化要落地的第一道,也是最難的一道坎——人心的坎。
靠一紙文件、幾道命令,或許能讓大家在行動上服從,但無法驅(qū)散他們心中本能的排斥,這排斥源自于每個人不愿被束縛的反感,更無法激發(fā)同志們真正的創(chuàng)造力。
工人同志們內(nèi)心深處那種“活兒是給自己干的,規(guī)矩是給上級看的”隔閡感若不消除,再好的標準也會在無聲的消極應(yīng)對中變形、走樣。
必須讓工人們自己從心里覺得,這標準不是枷鎖,而是武器;
不是負擔,而是通往更好生活的階梯。
而打開這把心鎖的鑰匙,就在他接下來要說的第二件事里。
“同志們,靜一靜,靜一靜?!?/p>
陳朝陽揮了揮手,讓臺下躁動的同志們恢復(fù)秩序,繼續(xù)開口:“這第二件事,咱們要定等級,漲工資!”
他話鋒一轉(zhuǎn),拋出了最重磅的消息,
“工業(yè)廳即將推行‘八級工資制’,我們廠要先行一步!”
聽到漲工資,臺下立刻嗡鳴聲漸起,拋掉了方才立規(guī)矩的緊皺,眾人立刻翹首以盼。
“什么意思?”陳朝陽自問自答,聲音傳遍全場,
“就是不看你年紀大小,工齡長短,主要就看你的技術(shù)高低,貢獻大??!
能掌握高技術(shù)、干出高質(zhì)量活的,就能評更高的等級,拿更高的工資!
一級工和八級工的工資,能差出好幾倍去!”
“嗡”的一聲,臺下徹底炸開了鍋。
年輕工人們激動得臉色發(fā)紅,而一些倚老賣老、技術(shù)卻停滯不前的老師傅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有人忍不住在人群里喊:
“這位大領(lǐng)導(dǎo),您這……這評等級,是怎么評的,是誰說了算?
咋保證公平?
別又是你們領(lǐng)導(dǎo)說了算吧!”
“問得好,”陳朝陽非但不惱,反而像是早就等著這個問題,他大手一揮,聲音洪亮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