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抽屜里取出一個筆記本,翻開一頁遞給李夢瑤:這是我整理的常見脈象鑒別要點。
筆記本上用工整的字跡繪制著各種脈象的示意圖,旁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臨床體會。李夢瑤驚訝地發(fā)現,陳墨對每一種脈象都記錄了大量真實病例佐證。
這些都是你整理的?她難以置信地問。
陳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從大學開始記錄的。每次遇到典型脈象,我都會詳細記錄,久而久之就積累了這些。
孫小軍不知何時又回到了診室,瞥了一眼筆記本,語氣依然帶著不屑:整理得再好看,不如多看看檢驗報告來得實在。
這時,一位老患者推門進來:陳醫(yī)生,能幫我看看嗎?我感覺今天特別不舒服。
這是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李建國的妻子。陳墨立即起身:阿姨,怎么了?李叔叔情況有變化?
他今天說頭暈得厲害,手腳發(fā)麻也更嚴重了?;颊咂拮咏辜钡卣f。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陳墨示意李夢瑤一起前往病房。在病房里,他為李建國仔細診脈,眉頭漸漸蹙起。
脈弦細而澀,血行不暢加重了。陳墨判斷道,這與血糖控制不穩(wěn)有關,也可能是藥物需要調整。
他一邊開出臨時處理方案,一邊向李夢瑤解釋:你注意體會,這種弦細中帶著澀感的脈象,正是糖尿病絡脈病變的典型表現。
李夢瑤認真地把手搭在患者腕部,在陳墨的指導下,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什么是。
就像輕刀刮竹,往來艱難。她驚喜地說,我好像摸到了!
陳墨欣慰地點頭:沒錯,這就是澀脈的感覺。結合患者糖尿病病史,這種脈象提示我們要加強活血通絡的治療。
處理完急診,回到診室的路上,李夢瑤感慨道:現在我明白你為什么如此重視脈診了。這確實是了解病情的重要窗口。
下午門診時,李夢瑤開始嘗試運用剛學到的知識。雖然還不夠熟練,但在陳墨的指導下,她已經能夠辨認出一些基本的脈象。
診間休息時,王副主任特意把陳墨叫到一邊:教得不錯。醫(yī)學的傳承就是這樣,要把自己的心得體會無私地傳授給后人。
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說:李夢瑤是個好苗子,但脈診確實是她薄弱環(huán)節(jié)。你能幫她補上這個短板,對科室也是好事。
傍晚下班時,李夢瑤特意等到陳墨整理完病歷。
今天真的謝謝你。她真誠地說,我從來沒想過脈診可以這么生動具體。你讓我對中醫(yī)有了新的認識。
陳墨一邊鎖診室的門,一邊說:其實脈診最重要的是多練習。如果你愿意,以后我們可以經常交流。
當然愿意!李夢瑤興奮地說,我發(fā)現你整理的筆記里,還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
走在回家的路上,陳墨想起故鄉(xiāng)那位教他脈診的老中醫(yī)。老人常說:脈理精深,非一日可窮。但要記住,診脈之時,即是與患者性命相托之時。
如今,他也開始將這份傳承繼續(xù)下去。夜色中的古城墻靜默矗立,見證著又一個年輕醫(yī)者的成長。而陳墨知道,這只是個開始,在醫(yī)學的道路上,他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第十二章完)
喜歡神醫(yī)闖關中請大家收藏:()神醫(yī)闖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