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眾叛親離
省人民醫(yī)院深夜急性腹痛患者險死還生的事件,如同投入平靜水面的一塊巨石,在院內激起了巨大的波瀾。天剛蒙蒙亮,醫(yī)院高層便連夜召開了緊急會議,迅速成立了由醫(yī)務處牽頭,聯(lián)合藥學部、紀檢辦、臨床專家組成的聯(lián)合調查組,旨在盡快查明真相,給患者家屬和社會一個交代,同時也為了平息院內因此事引發(fā)的震蕩和不安情緒。
晨光熹微中,陳墨獨自坐在空蕩蕩的醫(yī)生值班室里。一夜未眠,他的眼中布滿了血絲,臉色蒼白,但眼神卻異常清明,如同被冰水淬煉過的寒鐵。停職的通知已經正式下達,他的工牌被暫時收回,白大褂孤零零地掛在角落的衣架上,象征著一種被剝離的歸屬感。他沒有回家,也無法入睡?;颊叩陌参!O小軍的陷害、那被隱藏的真相,如同三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上午九點,調查組的第一次正式問詢,在醫(yī)院行政樓一間氣氛嚴肅的小會議室里進行。調查組由醫(yī)務處副處長趙啟明擔任組長,他是一位作風嚴謹、不茍言笑的中年干部。參與問詢的,除了陳墨和作為重要“目擊證人”的孫小軍,還有護士小林,以及被要求在場的科室主任劉振華。
會議室的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趙處長坐在主位,面前攤開著厚厚的病歷復印件和初步事件報告。他的目光首先落在陳墨身上,帶著公事公辦的審視。
“陳墨醫(yī)生,請你再次詳細陳述一下昨晚值班,從接收患者張某,到其出現(xiàn)嚴重過敏反應之間的全部過程,尤其是你的診斷依據、用藥決策、以及醫(yī)囑核對和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壁w處長的聲音平穩(wěn),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陳墨深吸一口氣,將昨晚的經歷,再次以一種近乎冷酷的客觀,條理清晰地復述了一遍。他重點強調了三點:第一,患者“氣滯血瘀”的診斷有著明確的舌、脈、癥支持;第二,孫小軍曾送來一瓶有異樣的藥液,被他以“劑量需調整”為由廢棄,并嚴格按醫(yī)療廢物流程處理;第三,他核對了藥房送來的正式醫(yī)囑執(zhí)行單后,患者才服用了那碗“正?!钡臏?。
當他說到第二點時,孫小軍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動了一下,但臉上依舊維持著沉痛和專注的表情。
陳墨陳述完畢,趙處長不置可否,目光轉向孫小軍:“孫小軍醫(yī)生,請你說說你了解的情況。特別是關于陳墨醫(yī)生提到的,你中途送回藥液以及后續(xù)觀察到的用藥環(huán)節(jié)?!?/p>
孫小軍像是早已準備好了說辭,他坐直身體,臉上帶著一種混合著后怕、責任與“不得不言”的糾結。
“趙處長,各位領導,”他的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沉重,“昨晚的事情,我至今心有余悸。首先,我要承認我的錯誤,我不該因家事擅離崗位,這給了陳墨醫(yī)生巨大的壓力,也可能間接導致了后續(xù)……唉。”他先以退為進,承認無關緊要的錯誤,博取同情。
“關于那瓶藥,”他繼續(xù)說道,語氣“坦誠”,“我當時確實想著緩解患者痛苦,從藥房幫忙帶了藥過來。但陳墨醫(yī)生拿到后,似乎非常匆忙和焦慮,他看了一眼,就說劑量不對,要廢棄。我當時還很困惑,因為藥房說是按方煎制的。但現(xiàn)在想來,可能陳醫(yī)生當時壓力太大,對劑量產生了疑慮,謹慎起見也是對的。”他輕描淡寫地將陳墨識破他第一道陷阱的舉動,解釋為“壓力下的疑慮”,巧妙化解了自己那瓶藥可能帶來的質疑。
然后,他的語氣變得更為“鄭重”和“痛心”:“而關于最關鍵的患者服藥前的那一刻……這是我內心掙扎了很久,但出于對醫(yī)療安全的絕對責任,我必須如實向組織匯報的情況?!?/p>
他目光“懇切”地看向調查組眾人:“我回來交接班,正好走到處置室門口時,透過門縫,看到陳墨醫(yī)生正拿著藥杯和那張執(zhí)行單。患者當時呻吟得非常厲害,陳醫(yī)生看起來……非常急切。我清晰地看到,他拿著執(zhí)行單,只是非??焖俚貟吡艘谎邸娴模褪且谎?,可能連三秒鐘都不到——然后就似乎確認無誤,準備給患者喂藥了。根本沒有進行我們應該嚴格執(zhí)行的‘三查七對’中的反復核對!”
他言之鑿鑿,甚至輔以了手勢來強調那“一眼”的短暫,語氣中充滿了“痛心疾首”:“我知道,陳醫(yī)生是想盡快解除患者的痛苦,這種心情我能理解。但是,規(guī)章制度就是鐵律??!尤其是在使用自己開具的、未經西藥房那種多重審核的中藥方劑時,更應該慎之又慎!任何匆忙和疏忽,都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我……我真的很后悔,當時為什么沒有立刻進去提醒他一句……”他說著,甚至懊悔地低下了頭。
這番表演,堪稱精湛。他不僅坐實了陳墨“未嚴格核對”的指控,還將動機歸結于“急切緩解痛苦”,顯得自己的指控并非惡意,而是出于公心和對制度的維護,甚至還帶上了“后悔”的情緒,塑造了一個有責任心、敢于揭發(fā)問題的“正直”同事形象。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