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戰(zhàn)(敖烈)在昆侖虛降下本命龍雷時,整個西海都在戰(zhàn)栗。
“今日屠的魔頭,是十年前就該斬的禍種!”他銀甲上的龍鱗逆豎,佩劍“避厄”突然化作三尺長的龍脊劍,劍柄鑲嵌的東海明珠正映出拓跋玉的倒影。
白戰(zhàn)踏空而立,劍尖指向北方。整片天空突然凝結成冰,冰層中浮現出十萬龍影——那是他當年被貶下凡時,被玉帝斬落的逆鱗所化。
魔頭突然撕開胸膛,掏出跳動的心臟:“你以為拓跋族禁術是你們能破的?”心臟里飛出無數血蝶。
遠在千里外的白念玉突然龍瞳暴睜,額間浮現狐印。他手中把玩的蜂蠟球突然炸開,飛出九尾天狐的虛影,與父親的龍影合二為一。
白戰(zhàn)將龍脊劍插入冰面時,劍柄上鑲嵌的東海明珠突然爆出刺目藍光。
只見:冰層瞬間龜裂,裂縫中涌出西海水,在空中凝聚成九條水龍,每條龍口中都銜著一顆龍雷。
?水龍盤旋升空時,每片龍鱗都映出白戰(zhàn)當年被斬落的逆鱗記憶,包括天宮之戰(zhàn)、屠龍臺受刑等場景。
?當九顆龍雷碰撞時,整個龍卷風中心突然坍縮成黑洞,將魔頭麾下的陰兵盡數吸入,連鎧甲上的銅釘都被吸成齏粉。
龍卷風自西海之淵沖天而起,九層螺旋階梯般的風壁如盤龍升天。每層風墻都蝕刻著《西海龍族禁咒》的殘篇,字跡隨風暴旋轉,在月下泛著幽藍磷光。
風中飄散的冰晶落地即化為銀甲碎片——那正是白戰(zhàn)當年斬落叛龍時,龍鱗與劍氣交融所化的戰(zhàn)甲殘骸。
當莫寒以莫邪劍劃破風眼時,九重風壁中突然傳出九聲龍吟,每一聲都讓白戰(zhàn)左臂的龍鱗戰(zhàn)甲脫落一片,露出底下拓跋玉當年用狐火烙下的婚契符紋。
拓跋玉接住分裂的龍脊劍時,劍柄突然射出七道狐尾狀的火線。
火線掠過之處,積雪蒸騰成霧,霧中浮現出拓跋族歷代大祭司的虛影(共七位,手持不同法器),七位拓跋大祭司的法器分別是:
首座祭司·??“血鈴鐺”
手持青銅六角鈴,鈴舌乃千年玄冰雕成。
每搖動一次,鈴聲所及之處積雪瞬間凝結為血色冰凌,冰凌中封存著歷代戰(zhàn)敗者的嘶吼。
法器底部刻有《攝魂經》第一篇:“鈴響三聲,魂入九幽”。
二座祭司·??“狐面鼓”
身背人面獠牙的夔皮鼓,鼓面以九尾狐額心皮鞣制。
擊鼓時,霧中虛影會同步起舞,鼓點越急,舞蹈者的四肢關節(jié)便滲出蜜蠟般的狐油。
法器內側用朱砂寫著:“一鼓震八荒,再鼓裂地脈”。
三座祭司·??“骨算籌”
腰間懸著十三根人骨算籌,每根皆取自被狐火焚盡的修士。
算籌落地時自動排成卦象,霧中浮現的虛影會突然靜止,瞳孔里倒映出卦象所示的天劫時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法器頂端鑲嵌著叛徒的臼齒,齒縫殘留著龍族禁咒的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