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這天,年味兒算是徹底被點燃了。
紅星大隊的家家戶戶都挽起袖子,開始打掃家里的各個角落,準備歡歡喜喜地過個前所未有的豐盛肥年。
往年一到貼春聯(lián)的時候,那可真是愁壞了全村人。隊里識字的人本來就不多,能拿起筆寫一手漂亮字的,更是少得可憐,簡直跟鳳毛麟角似的。沒辦法,大家只能湊點錢,跑到公社去請人寫,要不就干脆買兩張紅紙,往門上一貼,就圖個紅紅火火。
可今年啊,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夜校開了好幾個月,社員們不僅認識了不少字,對“文化”這東西,心里也開始有了敬畏之心,還特別向往。
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一次次請教問題和日常相處中,和牛棚里那幾位“先生”的關系變得特別親近熱乎。
誰都知道,那些先生肚子里可有真學問,寫出來的字,就跟印出來的一樣好看。
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揣著幾張紅紙,兜里還裝著半斤平時都舍不得吃的白米,有點不好意思地敲響了牛棚“老師宿舍”的門。
“陳老師……那個……這眼瞅著快過年了……想麻煩您……給俺家寫副對子……”
來的這人在藥坊負責寫標簽,覺得陳老師的字最好看,所以第一個壯著膽子跑來了。
陳文清一開始愣了一下,緊接著,溫和的笑意從他眼睛里慢慢擴散開來。
往年過年的時候,他們就跟沒人搭理的孤魂似的,冷冷清清的,安靜得都能聽見雪花落下的聲音。
可如今呢,竟然有鄉(xiāng)親主動上門來求字。
這份熱乎乎的信任和尊重,讓這幾個老知識分子心里暖乎乎的,就像有股暖流在涌動。
“快請進!你想寫點啥樣的對子呀?”
“俺也不太懂……您就看著寫吧!俺就盼著來年地里多打點糧食,家里的娃娃都能健健康康的!”
這事兒就跟長了翅膀一樣,一下子在全村傳開了。
牛棚門口瞬間熱鬧得就跟個小集市似的,社員們手里都捧著紅紙,還帶著各種各樣的“潤筆費”——有的拿著半斤米,有的拎著一斤玉米面,還有的帶著幾個雞蛋,甚至有人拿了一小塊臘肉。
這些東西雖然不算多,可那都是鄉(xiāng)下人最實在的心意。
先生們忙得不亦樂乎,但心里頭可高興了,根據(jù)每家的不同情況,絞盡腦汁地想對子。
給老農(nóng)家寫的是“五谷豐登勤為本,六畜興旺儉當先”。
給家里有孩子上學的寫“書香門第春常在,詩禮人家福滿堂”。
紅彤彤的春聯(lián)往那有點斑駁的門框上一貼,再配上社員們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的笑臉,整個紅星大隊都彌漫著一股墨香,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
沈君蘭看到這熱鬧的景象,也去供銷社稱了幾張顏色最鮮亮的紅紙。
晚飯后,她把方桌擦得干干凈凈,一點灰塵都沒有,然后仔細地把紅紙裁開。
“博文,今年咱家的對子,你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