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這天,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和家家戶戶飄出的飯菜香里,熱熱鬧鬧地來了。
按照老規(guī)矩,大黃最先被喂飽。吃飽后它就縮在狗窩里,聽著外面噼里啪啦的炮響。
沈君蘭也入鄉(xiāng)隨俗,花了一塊錢,買了六掛紅紙小鋼炮。那紅紙紅得特別亮眼,滿滿的都是年味。
這鞭炮可有講究,年夜飯前得放一掛,等到子時迎新的時候再放一掛,剩下的就留到初一到初三,每天放一掛,就圖個開門見紅,每天都熱熱鬧鬧、響響亮亮的。
在沈家小院的廚房里,趙麗梅可是把渾身解數(shù)都使出來了。
你瞧那濃油赤醬的紅燒肉,在鍋里咕嚕咕嚕地翻滾著,每一塊肉都裹著一層亮晶晶的糖色,那香味可霸道了,直往人鼻子里鉆。
清蒸魚的鮮味兒,小雞燉蘑菇的醇厚香味,油炸花生米的焦香……各種香味摻和在一起,就像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撓你的心,把你的饞蟲全勾出來了,肚子里直翻騰。
再看桌上,碗碟擺得一層又一層的,雖說沒有城里飯店那種精致的擺盤,可透著一股讓人心里踏實的豐盛勁兒,一看就覺得富足。
而且每一道菜的分量都特別足。
為啥做這么多呢?這不光是為了一家人能吃個痛快,更重要的是等會兒能原封不動地存進空間里,好讓在遠方的兒子女兒也能嘗嘗這家里的味道。
天剛擦黑,鄰家的鞭炮聲就迫不及待地響起來了。在村里,這就是大家約定好的開飯信號。
沈興業(yè)早就等不及了,抓起一掛鞭炮就沖到院子里點燃。
“噼里啪啦——!”
這鞭炮聲太響了,大黃“嗷”的一聲,夾著尾巴就竄回屋里去了。
屋里兩個剛剛才被哄安靜的小家伙,被這突然的巨響嚇得一哆嗦,緊接著就“哇”地大哭起來,那哭聲就跟二重唱似的,滿院子的喜氣一下子就被攪得亂七八糟。
沈君蘭的臉一下子就沉下來了,對著沈興業(yè)就是一頓數(shù)落:“你就不會去大門外放啊?非得在院子里炸!看看把弟弟們嚇得!等會兒這一地的紅紙屑,你自己打掃干凈!”
等鬧完這一通,團圓飯桌上總算恢復平靜了。
沈君蘭、張博文和趙麗梅三個人,每人懷里都抱著一個好不容易才哄好的小娃娃,臉上都帶著笑。
不過在這笑容背后,三個人的心思都不約而同地飄到遠方去了。
都在惦記著那兩個沒辦法回家過年的親人。
“也不知道興邦在農(nóng)場咋樣了,”張博文輕輕抿了一口酒,嘆了口氣說,“這雪應該停了吧。”
“還有文靜,”趙麗梅也跟著念叨,“她離開娘家,在那邊能不能習慣啊?!?/p>
沈君蘭眼神變得柔和起來,聲音里透著一股讓人安心的力量。
“放心吧,他們都好著呢。吃的喝的都不愁,比好多人過得都舒坦?!?/p>
她停了一下,故意賣了個關子:“等吃完飯,我讓你們親眼看看他們?!?/p>
這一頓年夜飯,就在這種溫馨又帶著點思念的氛圍里,慢慢吃完了。
吃完飯收拾好了,一家人就圍在爐火旁邊守歲。
窗外的鞭炮聲越來越密,這就意味著新舊交替的時刻馬上要到了。
沈承安和沈承平這兩個小家伙熬不住困,早早就在大人懷里睡得香噴噴的。
等墻上掛鐘的指針,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刂赶蚴c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