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錚帶著最后幾批格外珍貴的藥品,和一份沉甸甸的期盼走了。
藥坊里,似乎還縈繞著一絲無能為力的遺憾。
沈君蘭蘭望著他的背影,眼神幽深。
靈泉空間是她最大的秘密,絕無可能示人?!跋∪彼幉暮谋M”,是唯一合理的、能將此事暫告段落的借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她必須離開紅星大隊這個舞臺,去往更廣闊的天地,為空間的出產和未來的事業(yè),找到更完美的“身份”和“出路”。
暫時的中斷,是為了更穩(wěn)固、更長久的開始。
與部隊的這條線,她絕不會輕易斬斷。
未來的京城,將是這一切重啟的、更高的平臺。
沈君蘭要走的消息,如微風過境,悄然在紅星大隊的核心圈子里傳開。
最初的震驚與不舍,很快被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所取代。
得益于沈君蘭半年前就有意識的放權和早已建立的規(guī)范化管理,各大工坊的運轉并未出現(xiàn)混亂。
她帶著孫麗,拿出陳文清走前整理好的賬本,將藥坊的藥材庫存、設備工具、往來賬目、客戶名單,逐一清點交接。
一本厚厚的手寫《藥坊管理秘要》,被鄭重地交到孫麗手上。
“以后,你就是藥坊的負責人。遇事不決,可寫信到京城這個地址問我。但更多時候,你要學著自己做決定,自己扛起這份擔子。”
沈君蘭的目光里,有嚴厲,更有期許。
孫麗伸出微微顫抖的雙手,接過的仿佛不是一本手冊,而是整個藥坊的命脈與未來。
她眼圈泛紅,用力點頭。
“沈大夫……師傅!您放心!我一定把藥坊看好!絕不給您丟臉!”
對其他工坊的骨干,沈君蘭也采取了同樣的方式。
編織廠的設計圖稿、五金廠的設備保養(yǎng)規(guī)程、飼料廠的配方優(yōu)化記錄……她將自己的經驗與智慧,毫無保留地固化成一本本可以傳承的冊子,并進行了嚴格的“出師考核”,確保核心技術與管理方法深入人心。
李隊長看著這套“標準化、手冊化”的交接流程,敬佩不已。
“沈大夫,您這法子絕了!白紙黑字把規(guī)矩定死,誰來都得照章辦事,這攤子就亂不了!”
沈君蘭卻搖頭。
“光靠內部傳承還不夠。隊長,我們之前談過的‘引進人才’,必須立刻提上日程!要當成鐵律來執(zhí)行!”
她再次嚴肅地強調。
“隊長,眼光要放長遠!磚瓦廠想燒出標號更高的水泥磚,就得請懂化學工藝的師傅!山貨想賣給外貿公司,就得請懂外語、懂流程的人才!這些本事,我們自己摸索,太慢了!必須借力!”
她幫忙分析道:“可以從縣市的退休師傅、下鄉(xiāng)知青里挖!別怕花錢!給高工資,給好待遇!人來了,要真心尊重,給他們施展拳腳的空間!一個技術人才帶來的效益,遠比那點工資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