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幫忙分析道:“可以從縣市的退休師傅、下鄉(xiāng)知青里挖!別怕花錢!給高工資,給好待遇!人來了,要真心尊重,給他們施展拳腳的空間!一個技術人才帶來的效益,遠比那點工資高得多!”
李隊長這次再無半分猶豫,重重點頭。
“我懂了!您放心!您走后,我頭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城里挖人!絕不關起門來自己瞎琢磨!”
緊接著,沈君蘭蘭召集李隊長和幾位核心隊委,開始起草一份關乎紅星大隊未來的綱領性文件——《紅星大隊集體工副業(yè)管理總章》。
燈火下,幾人討論得熱火朝天。
“第一條:制度大于人情!所有崗位,能者上,庸者下,一切憑業(yè)績說話!”
“財務必須獨立透明,定期審計,任何人不得挪用一分一厘!”
“成立技術革新獎勵基金,誰能搞出新名堂,創(chuàng)造了效益,就重獎!”
“設立‘人才引進特別預算’,??顚S茫蜑檎埻饷娴母呷?!”
“杜絕任人唯親,所有管理崗,逐步推行競聘上崗……”
沈君蘭將現代企業(yè)管理的精髓,用這個時代最樸素直白的語言,一條條地刻進這份章程,為紅星大隊的未來,打下了一根最堅實的“定海神針”。
章程初立,人才戰(zhàn)略已定,接下來便是選拔新的管理梯隊。
李隊長心中已有幾個人選:沉穩(wěn)可靠的孫麗、頭腦靈活的知青周衛(wèi)國,還有磚瓦廠那個癡迷技術的青年張志強。
沈君蘭沒有替他做決定,只是點撥道:
“孫麗穩(wěn)重,善于守成,但開拓不足;周衛(wèi)國有闖勁,見識廣,但或失于急躁;張志強技術過硬,但管理經驗欠缺?!?/p>
“隊長,用人如配藥,沒有十全十美的單方。關鍵在于如何搭配,揚長避短,如何用制度去彌補個人的缺陷?!?/p>
“你不要總想著再找一個‘沈君蘭’,你要學會的,是如何領導一個各有所長的團隊,讓他們擰成一股繩?!?/p>
這番話,讓李隊長眼里的迷茫一掃而空。
他不再執(zhí)著于尋找一個“全能接班人”,而是開始真正思考,如何搭建一個能夠優(yōu)勢互補、穩(wěn)固強大的管理班子。
交接,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本本手冊在完善,一條條章程在修訂,一個個新人,在被推到臺前,學著挑起大梁。
一個屬于沈君蘭的傳奇時代正在落幕。
而一個屬于紅星大隊自己的新時代,正在這嚴謹細致的交接中,被穩(wěn)穩(wěn)托起,蓄勢待發(fā)。
喜歡重生七零:空間搬空仇家養(yǎng)崽崽請大家收藏:()重生七零:空間搬空仇家養(yǎng)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