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技術突破,初現(xiàn)崢嶸
內部整頓完畢,林燁將全部精力投回了技術升級。他知道,暫時的安穩(wěn)如同累卵,黑山坳需要更強大的、足以形成代差的武力,才能在這亂世中真正立足。
他的目標,直指火藥。
原材料是最大的難題。硝石、硫磺、木炭,這三樣東西,黑山坳只有木炭可以自給自足。
“硝土…”林燁回憶起前世的知識,“在老墻根、廁所、牲畜圈這些地方刮取泛白的土,用水浸泡、過濾、熬煮,就能析出硝石?!?/p>
他立刻下令內勤組,在村子內外刮取硝土。起初村民們不明所以,但還是忠實地執(zhí)行了命令。
當第一批渾濁的硝水在鐵鍋里熬煮,最終析出略顯渾濁的白色硝石結晶時,眾人看向林燁的眼神,已近乎看神明。
硫磺的獲取更為幸運。趙鐵柱在一次偵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處小小的溫泉,泉眼周圍彌漫著刺鼻的硫磺氣味,凝結著天然的硫磺塊。
基礎原料齊備,林燁開始了最危險的步驟——火藥配比試驗。他選擇在遠離居住區(qū)的山坳深處進行,嚴禁任何人靠近。
山坳深處的試驗場,每天都有不同的聲響——有時是‘噗的悶響,黑灰從陶罐里涌出來,嗆得林燁直咳嗽;有時是‘砰的銳炸,陶罐碎片飛出去老遠,他得趴在地上撿半天殘留的藥粉,在筆記本上畫滿密密麻麻的比例公式(那是他用炭灰在木板上仿的現(xiàn)代記錄方式)。
村民們不敢靠近,只遠遠看著那片山坳的火光,竊竊私語:‘少爺在煉天雷呢……
三天后的黎明,林燁終于走出了試驗場。他的麻布衣衫被煙火熏成了焦褐色,眼窩深陷,卻攥著一個密封的陶罐,指節(jié)因用力而發(fā)白。
‘成了。他對等候在外的趙鐵柱等人說,聲音沙啞得像被火藥燒過,卻在提到‘成了二字時,眼底迸出亮得嚇人的光——那是屬于工程師的、看到理論落地的狂喜?!?/p>
他沒有立刻大規(guī)模生產,而是先制作了一批“震天雷”——用厚壁小陶罐填充火藥,插入引信,密封壓實。這算是燃燒瓶的威力加強版。
同時,他對弩箭進行了改進。利用初步的標準化理念,他設計了一種可以快速裝填的蹶張弩,雖然射程和威力不如需要腳蹬腰開的大弩,但勝在射速快,易于操作,非常適合護衛(wèi)隊現(xiàn)階段使用。
鋼鐵、火藥、制式弩箭。黑山坳的武力雛形,開始超越這個時代普通的流民武裝,甚至超越了一些地方守軍,隱隱呈現(xiàn)出一種迥異的、系統(tǒng)性的崢嶸。
這一天,林燁將趙鐵柱和護衛(wèi)隊集合起來,進行新裝備的第一次實彈演練。
場地選在村外一片空地。遠處立著幾個披著破爛皮甲的草人。
“第一隊,弩箭射擊!”趙鐵柱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