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敵將見勢不妙,下令后退。
運輸隊得以突圍。張山清點傷亡:陣亡七人,傷十二人,但物資無損。
他跪在雪地里,捧起一捧混著血的雪,低聲道:“這火藥,是用命運來的。”
夜深,運輸隊在一處避風谷地扎營。
工匠老鐵蹲在連弩旁,用鹿皮仔細擦拭弩機。他手指粗糙,卻動作輕柔,如同對待嬰兒。忽然,他皺眉——弩座底部在雪地上微微打滑,影響瞄準穩(wěn)定性。
“不行,雪太厚,底座不穩(wěn),下次遇襲,架都架不穩(wěn)?!彼哉Z。
他立刻翻出隨車攜帶的工具包,從廢棄的狼皮中裁出兩塊厚墊,用鉚釘固定在弩座四角。
同伴小錘問:“這能行?”
老鐵點頭:“狼皮防滑,吸雪,還能減震。下次再遇襲,這弩在雪地里也能架得穩(wěn)?!?/p>
小錘笑了:“你這腦子,比格物院的圖紙還會動。”
老鐵咧嘴:“圖紙是死的,戰(zhàn)場是活的。咱們造的東西,得跟著命走?!?/p>
次日清晨,張山前來查看連弩狀態(tài)。
老鐵正調(diào)試弩臂,見張山來,主動介紹:“張隊,這弩臂是水力機床磨的,輕便還結(jié)實,峽谷里轉(zhuǎn)得開,專門防跳蕩兵?!?/p>
張山撫過弩臂,贊道:“果然光滑,沒有毛刺,受力均勻?!?/p>
老鐵得意:“每一道紋路都算過角度,風阻最小,轉(zhuǎn)速最快。我們格物院現(xiàn)在造東西,不光看威力,更看‘能不能活下來’?!?/p>
張山點頭:“你們這連弩,救了我們一命。下次再遇跳蕩兵,我讓你們打頭陣。”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老鐵哈哈一笑:“我們工匠,不上前線,但我們的手藝,比刀還快?!?/p>
營地一角,青禾部民夫李老栓正坐在火堆旁,往布袋里裝炒面和腌菜。
他年過五旬,背微駝,但手腳利落。布袋裝滿后,他小心系緊,又加了一層油布防潮。
張山走來:“老栓,這沉不沉?要不要減點?”
李老栓搖頭:“沉?這點算啥。守烽火臺的兄弟,三天三夜沒合眼,啃的是凍饃。這些炒面,夠他們吃三天,加點熱水就是一頓飯?!?/p>
他拍了拍布袋:“糧是命,送到了,命就續(xù)上了?!?/p>
張山沉默片刻,鄭重行禮:“謝謝您,老栓。”
李老栓擺擺手:“謝啥?我兒子也在游騎營,你們護著北境,我們送點糧,天經(jīng)地義。”
他頓了頓,低聲說:“民生不是后方,是前線的一部分?!?/p>
數(shù)日后,后勤戰(zhàn)勝利的消息傳遍北境。
更令人振奮的是——東部荒原的三個小部族,竟主動派來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