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制度奠基,三院九司立乾坤
乾朝初立,百制待興。
承天殿的燭火已連燒三夜,燈油添了一次又一次,燭芯結出的燈花簌簌落在案上的圖紙上——
那是林燁親手繪制的“乾朝制度架構圖”,用紅筆圈出的“三院九司”四個字,在火光下透著沉甸甸的分量。
林燁揉了揉發(fā)脹的太陽穴,指尖還沾著炭灰。
殿內(nèi)圍坐的核心成員都沒歇著:蕭月瑤正整理北境三年的賦稅賬簿,指尖劃過“鐵路運費降低四成”的記錄,不時標注可復用的治理經(jīng)驗;
趙鐵柱捧著風騎營的訓練手冊,粗糲的手指在“騎兵協(xié)同戰(zhàn)術”那一頁反復摩挲,想著軍務司該如何承接舊制;
阿牛則帶來了格物院的工坊臺賬,上面記著蒸汽機的量產(chǎn)進度,工務司的職能邊界在他心里漸漸清晰。還有新選拔的實務人才——
曾主持過村落均田的老秀才周啟元,擅長調(diào)解部族糾紛的鮮卑長老巴特爾,剛通過新科舉的農(nóng)政書生蘇小梅,都圍在長案旁,手里的紙筆始終沒停。
“乾朝不設三省六部,不行郡縣舊制?!绷譄罱K于開口,聲音帶著熬夜的沙啞,卻格外堅定。他拿起炭筆,在巨板上一筆一劃寫下“三院九司”四個大字,炭灰簌簌落在青磚上,“立三院九司,分權制衡,各司其職——
既要讓權柄不被一人獨攬,也要讓事有人做、責有人擔。”
話音落時,蘇小梅忍不住問:“林帥,這三院九司,如何與之前定的選舉制度相扣?總不能選了乾主和議事院代表,卻沒地方議事、沒地方斷案吧?”
這話問到了關鍵處。林燁放下炭筆,走到巨板前,指著“三院”二字解釋:“三院之首是議事院,正是咱們之前定的‘職業(yè)+族群’配額制,一百二十席代表,農(nóng)、工、軍、士、外、民六域各占其位。
往后乾朝的國策、律法,比如鐵路要修到哪、賦稅該收幾成、新科舉考什么,都得議事院開會商議,過了半數(shù)才能推行?!?/p>
他特意看向周啟元:“周先生之前在鹽湖寨主持均田,知道百姓最關心田畝分配。
往后民務司要推新的田策,得先報議事院,讓農(nóng)耕領域的代表們審一審,看看是不是真能讓百姓得實惠——
這就是選舉制度里說的‘定國策’,不是一句空話?!?/p>
周啟元連連點頭,在紙上記下“議事院審議田策”幾個字,筆尖都帶著勁。
“第二院是評理院?!绷譄罾^續(xù)道,“之前咱們說選舉有爭議要找評理院,現(xiàn)在它的職權限得更全——
不光管選舉舞弊、實績造假,還要解釋國法、審理要案。
比如有人貪了稅銀,律務司審完,若當事人不服,就得上評理院;再比如議事院定的律法有歧義,也得評理院來解釋清楚?!?/p>
他看向巴特爾:“巴特爾長老,您在草原上斷過不少部族糾紛,最懂‘公正’二字。評理院的九位長老,就按您這樣的標準選——
得是各領域德高望重、精通實務的人,不選舉,不論任期,農(nóng)領域選老農(nóng)夫,工領域選老工匠,軍領域選老將領,這樣才鎮(zhèn)得住場子,斷得了難案?!?/p>
巴特爾眼中一亮,放下手中的酒囊,認真道:“林帥放心,草原上選斷事人,只看能不能公平,不看是不是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