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風起朝堂,暗箭難防
帝國的南方,京都。
朱墻黃瓦,飛檐斗拱,御河畔柳絮輕揚,畫舫中絲竹不絕。春日的暖風拂過宮闕,送來的是酒香、棋聲與權(quán)謀的低語。表面上,這是一座太平帝都,可在這繁華之下,暗流早已撕開平靜的表象,悄然涌動。
三皇子府,密室。
燭火搖曳,映照出三皇子那張英俊卻扭曲的臉。他將一卷密報狠狠摔在地上,紙頁散開,如垂死的鳥翼。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他怒吼,聲音在密室中回蕩,“阿古拉的狼騎,三千精銳,竟在黑山坳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全軍覆沒?連一個流放罪臣之子都收拾不了?!”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陰鷙:“林燁……林家余孽,竟真讓他活了下來,還成了氣候!”
密報上,字字如針:
跪立于前的黑袍謀士低頭不語,待怒意稍平,才緩緩開口:“殿下息怒。據(jù)細作回報,林燁所用之器,非尋常弓弩。其聲如雷,其速如電,百步之外可洞穿牛皮甲,中者立斃。此等利器,恐非民間所能自制,或有奇人相助,或得古法遺技?!?/p>
“火器?”三皇子冷笑,眼中卻閃過一絲忌憚,“工部那群酒囊飯袋,耗銀百萬,也不過造出些炸響嚇人的煙花炮仗。他一個被逐出京的罪臣之子,流放北境,竟有此等手段?”
謀士輕聲道:“此子……不可小覷。其治下,有格物院研技,有驚雷隊練兵,有民政司理民,有商務司通商。水輪驅(qū)動機床,煤坑晝夜開采,鐵器精良,糧秣充足。更難得者,民心歸附,法令嚴明,已非流寇草莽,實有立國之基?!?/p>
三皇子踱步,指尖敲擊劍柄,眼神漸冷:“北境苦寒,本是邊角棄地。可若任其坐大,十年之后,恐成心腹大患。更何況……”他聲音壓低,近乎耳語,“他若查清當年林家之案……我……”
話未盡,殺意已滿室。
他停步,望向窗外夜色:“此時派兵征討,是否太早?”
“是。”謀士點頭,“陛下病重,東宮之位懸而未決,朝中派系林立。若殿下貿(mào)然興兵伐邊,一則勞民傷財,二則恐被政敵參奏‘擅啟邊釁’,三則……勝負難料。林燁據(jù)險而守,又有火器,強攻未必可克?!?/p>
“那你說,如何是好?”
“借刀殺人?!?/p>
三皇子眸光一亮。
謀士緩緩道:“可遣一欽差,攜圣旨北上。明為嘉獎其抗蠻之功,賜以虛銜,封為‘北境安撫使’之類,實則試探其心志。若其肯入京謝恩,便請君入甕;若其抗旨不遵,便可斥其‘擁兵自重,藐視天威’,名正言順討伐?!?/p>
“妙?!比首幼旖俏P,“但欽差人選……”
“當用‘清流’。”謀士道,“選一個素有‘剛正不阿’之名,卻不知變通、不諳權(quán)謀之人。使其親見林燁之‘桀驁’,回京后必據(jù)實奏報,言其‘形同割據(jù),不臣之心昭然’。如此,討伐之名,便順理成章?!?/p>
三皇子沉吟片刻,忽然一笑:“本王明白了。就讓李御史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