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務司由蕭月瑤兼領?!绷譄羁聪蚴捲卢?,她手里的貿易賬簿上記著北境與高昌的往來,香料和鐵器的交割清清楚楚?!肮馨罱?、貿易、情報——
跟高昌的盟約要守,跟南洋的商路要開,帝國那邊的動靜要盯著。蕭月瑤你熟悉這些,得讓乾朝的名字,讓更多人知道?!?/p>
蕭月瑤微微一笑:“下個月就派商隊去南洋,帶著咱們的鐵器和玻璃,換他們的糧食和香料。”
剩下的六司,林燁也一一安排:“學務司管義學、科舉、技術傳授——
要讓北境的孩子都能上學,不光讀四書五經(jīng),還得學算術、格物;
律務司管律法編纂、刑獄訴訟,跟評理院分工,評理院斷案,律務司就按律審案,別搞刑訊逼供;驛傳司管驛路、電報、信息流通——
要把電報線盡快鋪到各州,讓消息傳得比馬還快;醫(yī)衛(wèi)司管醫(yī)館、防疫、藥材——
在各州設義診堂,培養(yǎng)本地的郎中,別讓百姓生病沒處治;農商司管勸課農桑、調控物價、管理市集——
教百姓種高產(chǎn)的糧,別讓商人哄抬物價,讓市集里的東西又好又便宜。”
他說完,擲下炭筆,炭灰在巨板上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跡:
“三院互相制衡,九司各專其職。議事院定規(guī)矩,評理院守規(guī)矩,監(jiān)察院查規(guī)矩,九司按規(guī)矩辦事——權責清晰,方能高效運轉?!?/p>
殿內的燭火還在燒,映著每個人臉上的光。周啟元在紙上畫了一張簡易的制度圖,標注著“三院監(jiān)督九司”“九司對國務院負責”;
巴特爾在心里盤算著該推薦哪位老薩滿去評理院;蘇小梅則想著學務司該如何編寫新的算術課本。
天快亮時,林燁走到殿外,看著東方泛起的魚肚白。蕭月瑤走過來,遞給他一件披風:“這制度雖粗糙,卻是咱們自己一步一步踩出來的?!?/p>
林燁接過披風,望著遠處工坊傳來的第一聲打鐵聲,聲音輕卻有力:“是粗糙,但管用。往后乾朝的百姓,就靠這套制度過日子了。”
那一日,乾朝“三院九司”制度正式頒布。
百姓圍著張貼的布告,聽識字的人念著“民務司管田畝”“醫(yī)衛(wèi)司管看病”“監(jiān)察院查貪官”,有人忍不住問:“這制度能管多久?”
念布告的書生笑著答:“能管到咱們的孩子都能上學,都能吃飽飯,都能挺直腰桿過日子的時候?!?/p>
布告旁,幾個工匠正忙著安裝格物院新造的銅鐘——
這是“鳴冤鐘”,百姓要是覺得官員不公,只要敲響這口鐘,監(jiān)察院的人就會來。銅鐘上刻著八個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制度為基,百姓為本?!?/p>
喜歡軍工帝國:從流放邊疆開始請大家收藏:()軍工帝國:從流放邊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