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這種人,有什么好計較的?又不能讓他死。
陸行舟泄氣了:“你滾吧。
”
今日過后,陳博武喜得愛兒,陸行舟繼續(xù)背著冤屈這個長不大的孩子,多好的命運啊。
陳博武一溜煙地跑掉了,陸行舟望著他的背影,心想他也許會搬家。
陸行舟再次剖析陳博武這個人,陳博武真的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別人覺得怎么樣,所以他就要做點事情來證明不是這樣的。
當然,“苗連秋”并非毫無過錯,他太不敏感,而陳博武太敏感,這兩人不應該湊在一起,否則早晚都會有嫌隙。
可陳博武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怎么就不去在意“苗連秋”的看法呢,“清者自清”自然也是一種看法,陳博武不愿意聽罷了。
陸行舟想起了現(xiàn)實世界的一句話,小學老師總喜歡說“性格決定命運”,他那時候覺得不對,他覺得單方面的因素是沒法決定命運的,但現(xiàn)在他理解這句話了,在一個人的命運發(fā)展中,性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那么他自己呢?他的性格里面,有哪些方面會讓他注定會走向不好的結局嗎?陸行舟思考許久,覺得這東西是沒法提前想的,只有當事情發(fā)生了,一切塵埃落定之后,他才能回過頭去看,才能將某種性格,某些轉折和某個結局聯(lián)系起來,然后呢?要么自洽地接受,要么無用地懊悔。
事已至此,還能怎么辦呢?
現(xiàn)在還沒有人傳播“苗連秋”的謠言,陸行舟決定每隔兩個月就去苗家探望親人,盡量安穩(wěn)地度過下半輩子,努力讓外頭的苗連秋滿意。
兩個月后,陸行舟去苗家的時候,被苗家人憎惡的目光釘在了原地。
他問:“發(fā)生什么事了?”他以為他殺了五皇子的事,還是讓苗家人受委屈了。
苗父罵他:“逆子!殺了五皇子,還讓小陳來替你說話。
小陳什么都跟我們說了,他是被你逼著來的,他那天說的話一個字都不算數(shù)!好啊你,為了讓我們信你沒做過,居然這樣威脅別人,好啊你……”
“你們?yōu)槭裁匆嘈潘??”陸行舟聽懂了,但他不理解,“他說了你們就信?一張嘴說什么都能信?如果是這樣,為什么不信我的話?”
“要真是小陳做的,你怎么不把他抓去官府?你為什么寧愿東躲西藏也不愿意把他推出去……別騙人了,逆子!我沒你這樣不忠不義不孝的兒子。
”
……
陸行舟跟苗家人說了許久,苗家人都不愿意相信他。
所幸這些人不是他陸行舟的親人,不然陸行舟真想一頭撞死得了。
陳博武,陳博武……陸行舟被趕出苗家,他想,這回必須有個了斷。
陳博武果然搬家了,但沒用,他還是被陸行舟找到了。
陸行舟厭倦了,他不想再陷入這種百口莫辯的境地,他跟陳博武說話也很費勁,有些時候陳博武說的明明是實話,卻像針那樣扎進了陸行舟的耳中,很刺耳。
就這樣吧。
陸行舟讓陳博武抓住一把匕首,他用蠻力握住陳博武的手,將匕首捅進自己的胸口。
結束了。
第133章既往難咎-1
苗連秋站在那里,位置、姿勢都沒有變化,他臉色灰白,神情僵硬,眼中似有淚光閃爍。